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年少读《平凡》,年长读《挪威》

来源:二三娱乐
年少读《平凡》,年长读《挪威》

读完《挪威的森林》,竟想起了《平凡的世界》,并暗自庆幸自己在19岁的年纪首先遇上的是《平凡的世界》而不是《挪威的森林》。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读起来给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其次它们给人的精神动力和人生指引实在太过不同。

读《挪》,心情经常是压抑的,在文章里面很少感受到一丝阳光。渡边认识的朋友里面,除了“敢死队”有一种执着的理想追求,每天保持住所干净,生活规律,其他的人生活浑浑噩噩,每天不知生活为何物。

“垃圾篓底粘着已经发霉长毛的橘子皮,代替烟灰缸用的空罐里烟头积了十几厘米厚,里面一冒烟,便用咖啡啤酒什么的随手倒进浇灭,发出令人窒息的酸味”“每个房间都充斥一股难闻的气味。”

“相比之下,我的房间却干净得如同太平间”,作者虽然这样说,“但我本人却无甚反感”,每一个人内心都在追求洁净美好,但周围若都是肮脏污秽,你自己就反而难以保持清洁。是他这样一个舍友的存在,才让他在以后经常想起“敢死队”,虽然经常以开玩笑的形式介绍给别人,但对他的影响可谓深刻。后来他搬出去以后,经常保持住所干净,生活规律,甚多的影响是来自于“敢死队”。

而就是这样一个给人希望的人,竟然莫名的消失了,让人心情甚为沉重。

他身边的永泽,英俊潇洒,开朗热情,有自己的恋人,有着高智商,有着让人望尘莫及的外交手段和领导威信,那样一个优秀的人,没有目标和做人的标准,经常出去找女孩上床,“永泽却把他超群出众的才华儿戏般地随意张扬。”

渡边跟他出去几次以后,就感觉很空虚。而他自有他的一套理论:“在周围充满可能性的时候,对其视而不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将这种生活看作是一种理所应当、一种幸福。

渡边是受了他的影响的,尽管他心里有爱的人,但他依然同不认识的女孩上床、同绿子上床、同玲子上床,爱和上床是两回事,尽管他在口口声声谈爱。

村上春树是勇敢的,他将年轻人在那时的迷茫心理刻画的非常深入,将上床的身体细节、个人心理描写的异常细腻,把那时候的年轻人对生活的迷茫、堕落、挣扎描写的入骨三分。

说实话,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如果读《挪》,我势必更加迷茫,更加不知所措,也可能堕落。

幸亏,我先遇到的是《平凡》,那个时候的孙少平对生活的热爱做出的种种努力,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在遇到困难时,总是不经意的想起孙少平不屈的小强精神。

在煤矿,他用自己的劳动获得了尊重,所有用父母金钱堆起来的优越感在靠自己挣钱的孙少平面前轰然倒塌,那时候的孙少平是王者,读起来特别畅快淋漓,就特别期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生活强者。

孙少平更重要的优点是他从未忘记灵魂上的追求,从未放弃过读书,甚至为了找一个能安静读书的地方,他竟然住在还未竣工的楼房里彻夜苦读,在万人皆睡的凌晨深深感受书籍带给他的指引、思考人生。

他身边的朋友勇敢善良,很多和他一样敢于迎接生活的挑战。

渡边也读书,那是因为除了读书,他找不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可做。

而孙少平读书,是喜欢读书,他在寻找生命的一种指引。

《平凡的世界》里的故事背景是七十年代文革末期,描述的是在乱哄哄的世间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读完了以后,感觉有浑身的力气想去迎接明天的太阳。

《挪威的森林》里的故事背景是六七十年代世界震荡的周期,描述的是年轻人对梦想的破灭,生活的迷茫与无奈的抗争。读完之后,顿感一种心情低沉和对生活的彷徨。

两本书都是很好的书,一个推动向上,给你激励;一个是无声抗争,等你批判。

所以,建议年少读《平凡》,始终有一种积极生活的勇气;年长读《挪威》,学会用批判的目光迎接现实。

每一个时段都能享受书籍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指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