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机没电以后

来源:二三娱乐

785刚过小区那站时,接到刘总的电话,说刚从公司下班,让我先吃别饿着。785到站,穿过马路,进老盛兴,点了碗大排面。

边吃边耍手机,微信聊天微信阅读,开着3G尤其耗电,当最后1%的电耗尽,手机黑屏,刘总还是没有出现。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点了瓶芬达然后开始环顾四周。

右边是一对情侣,男的用iPhone6,女的用iPhone6+,右上和前方各是一个小年轻,边吃边看手机。左手边是个中年男子,拿着一个kindle边吃边阅读,左下方是一个女生,点的还没上,拿着玩着自拍。我身后这是一对哥们,一个看手机,一个打电话。

我计划着写篇关于手机的文章,然后想起笔记本电量充足。掏出笔记本的一刹那,刘总终于出现,问我吃了啥,答以“大排面",这丫也点了大排面。最后他请我喝了一瓶饱含300亿乳酸菌的味全,聊以慰藉我苦等的心。

他也是个爱看电影的人,又问我最近看了啥好电影。我说战狼啊,他说看了也就那样,我觉得虽然也有不少爱国主义balabala,好歹也算是一部有突破的类型片。我说最近看了几部纪录片,你是肯定不会感兴趣的。《第四公民》《互联网之子》他会感兴趣才怪,既然这么热衷于悬疑和动作,作为韩国历史上三大悬案之一的《孩子们》是值得推荐的。

---华丽的分割线---接下来才是关于手机的正事---------

梁文道有一次调侃一件事,一群人吃饭,菜上来后,大家没有动筷子,而是纷纷拿起手机开始拍照,忙着发朋友圈。所以手机已经进化成和嘴一样对食物感兴趣的器官。

日常生活中,由于低头玩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略显尴尬,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本文不想讨论这个话题,而是想聊聊设备与人的关系。

其实设备与人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密,同时也伴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

电话,它在房间里,你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是手机,你会随身带着它。握在手里,或放在口袋了,起码还隔着一层衣服的距离。现在有了可穿戴设备,它是直接依附在你表皮。接下来的植入设备也可预期,一枚芯片植入手臂,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所以,人工智能的方向是让机器人学会人的思维模式,能够像人一样思考,简单说就是机器人格化。而另一个方向则是,人借由其他设备让自己更加强大,就是人的设备化。设备可以帮助人做到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这两者殊途同归,都是将人与设备结合。相比人工智能,其实我更看好人的设备化。因为要想机器模仿人的思维模式实在太难,光情绪这一样人类就千变化万,且阴晴不定。让机器来透过细微的表情来识别情绪,它非得短路冒烟不可。而人的设备化,一路走来相对比较顺利,在可预期的未来,设备植入将成为我们的日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