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总是有太多的人生选择题,生活也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继而伴随着太多的无可奈何。然而,是非对错绝大部分都是主观问题,我们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其实,我们需要想明白的不过一个问题:这是不是我的选择?答案无非两种,是,那就去坚守你的选择。不是,那就去确定你的选择。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谈恋爱与否,和同性还是和异性,结婚与否。你的选择属于你,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你要做的就是爱你这个选择,无谓对错。
小静是一个活得很认真的女孩,她曾一度纠结于自己究竟该不该较真,于是不可避免又将自己陷入了较真的圈子里,如此反复,便有了抑郁的倾向。其实,她大可不必将自己逼进死角,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较真到底对不对,而在于这件事值不值得她较真,若不值得便不去较真,若值得,大可一较到底,哪怕最后给予你的,是一个惨痛而且血淋淋的教训,至少你会有所懂得。爱你的选择便好,何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难为了自己。
小嘉是一个很独立的女性,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对未来追求,可以恋爱但绝不结婚,她也未自己的定位做着她力所能及的坚持:恋爱前总是与对方说明自己的诉求,若是得不到回应,便一拍两散便好。面对父母的催促,她总是以身边的例子为由,谁家的婚姻如何令人头疼,长此以往,父母也逐渐在事实面前变得淡然,她活得理性,却也活得潇洒。她爱她的选择,跳脱对错的认定,并为此而努力着。
其实,我们总是如此:自己的生活尚且过不清楚,却一点儿也不妨碍我们对他人生活的高谈阔论。
娱乐圈那些事,离我们好像很遥远,却毫不妨碍它成为我们的一时兴起。无论是王宝强的离婚,还是鹿晗的恋爱,又或是阚清子和纪凌尘,杨紫和秦俊杰的分手都曾是纷扰喧闹一时的热闻,当这些事久久地站在娱乐旋涡的顶端,便少不了会成为众多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会谴责马蓉的道德底线缺失,我们也会爆出王宝强的黑料。我们会调侃鹿晗的眼光极差,我们又会替关晓彤不值。我们会去揣测一段感情的结束,究竟有多少人为的因素,于是带着以关心为名义的意见主观的去评价一件事,并有意无意的将这种观点放大,这无不源于我们对其中一人的喜爱,于是转而放肆地表达我们的爱意,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骂战。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舆论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相信大家虽未亲身所历,却都有所耳闻。但其实细细想来,除去事情本身的那一般人无法探知的缘由外。我们的评论之由,皆是因为选择的不同,带来立场的争端。
我们总是喜欢强加自己的立场于他人,便不可避免引来争端。
生活如是,人生的定位何尝不是如此。职业的选择便是其一,虽然有时候可能是无可奈何之举,但既然做出了选择,那便只有奋力一搏了。
就拿教师这样一个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你守得住一方清贫,指望教书赚钱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哪怕你成为教育精英。我们会笑谈,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宰相72位,但他一生仍穷困潦倒来聊以慰藉。但这又何尝不是在为你的所爱做着你的坚持呢?
你可以说你的选择是无可奈何之举,但在这个选择成定局之前,你是否尽你所能去改变这个选择。既然没有改变之力,与其徘徊踌躇,不若安心以待。
常听人说,25岁之前你可以使劲折腾。是啊,哪怕折腾过后,你再回到最初的起点,那时的心态也会是另一番天地。没经历过自然是无法去有切身体会的,听再多的名人如何成就的故事,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台上那一分钟,那台下的十年功你又如何得知。欲知其中真理,唯有亲试之而已。
“为赋新辞强说愁”是未经人间事的青涩。经历越多,人反而会变得愈加澄净。
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表面看起来是圆滑的万能回答公式,但事实上,人生亦是如此,没有一成不变,只有灵活应对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