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下中国也处在没有隐私的时代。网络和电视的发展,几乎任何的资源都可以自由共享和传递,而传统意义上的私密空间几乎已经很难在时代的浪潮前独立存在了。各种信息和资讯通过网络和银幕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无孔不入的触角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人们在为通过电视窥探得到别人隐私的同时,也在担忧着什么时候自己的隐私也会因着某些媒介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譬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非诚勿扰》《非你莫属》,也是打着征婚和求职的幌子,做着偷窥的营生,这是当下中国电视时代的“偷窥”悖论。
这个悖论是怎么来的呢。偷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社会自产生私有财产开始,就萌生了一种强烈地窥探别人隐私的心态。或者据而有之,或者一窥以过眼瘾。人类在偷窥的过程中享受着罪恶和满足双重叠加的类似意淫的快感,也因此而乐此不疲。应该说这是人类的正常心里需求,与时代无甚关系。只不过,在现在这个信息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时代,偷窥几乎以一种恐怖地速度增长着。人们不但越窥越深入,越窥越隐私,而且越窥越没有负罪感和道义感。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个遗憾。如果说过去时代的偷窥是人类的意淫的话,那么当今时代的偷窥,则已经近乎手淫的程度了。
国内现在大红大紫的电视访谈电视选秀节目多以偷窥为吸引观众的噱头。把某为明星请上电视台,然后让他曝光一下自己的感情经历,或者奋斗历程,或者圈内的八卦或者丑闻,让观众觉得原来明星也不过是人不是神,一样有自己的愉快和烦恼,从而得到心理上的一种平衡。这种模式,基本上是最低程度最安全的意淫。因着人都有崇拜和从众的心态,所以把明星请下神坛,让那些平常受日常生活所压迫的观众得到一种心里上的认同感和平衡感,倒也不失为一种比较文明的偷窥。不过,现实并不是如此的。真正的问题,是很多电视节目,都已经超过,甚至远远超过了这个底线。
微博上时常流传些地方台制作的,原来被剪辑掉的,并没有播出的画面。很多画面限制级的,属于老少不宜。比如把某两个爱着同一个男人的女人请上电视台,让她们讲讲自己的感情经历和心路历程,那么结果必然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话不投机半句多了。掐起来还是小事,更可怕的是台下的观众,直播间的编导都乐观其成。他们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拍手叫好,起哄,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唾沫相加,拳脚纷飞,简直不是一档电视节目,而是美国职业摔跤比赛。这样的场面,在片中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我不得不感慨,看来号称自由国度的美利坚在电视传媒上竟也如此低俗,居然能够容忍这样互揭疮疤低俗下作粗制滥造的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的节目收视率向来很高,而带来的结果就是大量的读书文化节目因为受众体少而濒临倒闭。
在电视时代浸淫了这么多年头,想必我们看过的所谓限制级别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当我们将屏幕上的小丑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时候,自己也不自觉地沦落到一个以偷窥为乐的境界。也许我们自己并不在意,以为仅仅是娱乐,但正因为我们的不在意,更加推动和促成了这样节目的升腾和增长。我都不敢想象,将来有一天,当我一打开电视机,看到的不是张三抢了李四的老婆,就是李四偷了王五的老公,抑或者赵五背着老婆大搞“3P”这样的无聊下作的节目的时候,视网膜将接受怎样的冲击和强奸。是否是这个时代太过浮躁,以至于我们不能够沉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电视呈现给我们的到底是真善还是假恶;或者说人类的潜意识里本来就潜藏着一股强大的偷窥暗流,只不过是借着这个电视时代的各种传播途径而突然大行其道呢?我发现,电视制作方,观众,以及当事者,都应该为此承担一点责任。
电视制作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生意,也要投入成本,也要收回利润。但问题是电视担负着一个文化传播的功能,所以它不单单是一种生意,同时也必须起到一个净化和教育的作用。试想如果电视把婚外恋等等各种不和谐的负面因素整天连篇累牍地灌注到观众的头脑,那么将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可惜的是,制作方往往只关心眼前的收视率和利润,却忽视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先赚个满盆满钵,哪管你的精神是清净还是污浊。更可恶的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为了让节目更加爆点,推出了各种类似闯关得大奖或者排站累积分的节目,进一步将电视节目泡沫化和功利化。电视背后潜藏的巨大的利润是推动制作方如此作为的源动力。收视率,广告赞助,以及一系列等等的收益,着实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和头脑。观众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但并不是观众喜欢的,就是好的。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需要电视制作人去取舍去斟酌,以社会的基本道义和伦理去权衡去掌控。在一片盲目的叫好声和哄闹声背后所支撑起来的,只能是空虚浅薄的内涵和低俗下作的制作。
观众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选择信息的优良与否,这就需要电视制作者承担起这个责任。
其次是观众。观众自然都是快意于眼前的娱乐与感官享受,并不会太认真地去挑拣和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加之社会上一片浮躁的气息,使得不少人在一片哄闹中跟随着潮流去追捧去关注所谓的偷窥节目。看到有人在电视上像耍猴一般地出丑,捧腹大笑之后并没有得到多少收获。又或者看到明星或者别人在自己的眼前掐打推扯,于是在内心阿Q般地谄笑他们的傻瓜,却不知道自己把有限的精力耗费在没有意义的节目上是更加傻瓜.观众要的很简单,就是娱乐身心。但是娱乐身心也还是要有所选择的。如果整天都浸淫在这样粗制滥造以偷窥为噱头的电视节目中,那么用不了多久自己的格调和情操也会变得和这电视节目同一般水准。
最后是当事者,姑且称之为当事者。他们上电视各有各的原因。有的是真情流露,那本身无可厚非。但更多的是为了搏出位,为了赚眼球。电视是一个很特殊的媒介。电视所提供的平台和媒介能够让一个平常人突然声名远扬家喻户晓,也能让一个明星瞬间臭名昭著遗臭N年。因着这种广阔的传播途径,不少人是削尖了脑袋上想挤上电视,为的就是获取一个万众瞩目的机会。为着这个目的,不惜自爆家丑,不惜自揭老底,甚至恶言相向拳脚相加。对他们而言,只要出名就行,哪管形象不形象?
大家都怀着不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大家都心怀鬼胎的推动着电视节目的畸形化和泡沫化。观众乐于偷窥,当事人乐于被偷窥,电视制作人乐于提供偷窥与被偷窥,终于促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而这样的危害,还远不被人们所认识。如果一切的扭转都要等到人们开始觉悟,那么将为时已晚了。
也不要太去苛责《非诚勿扰》《非你莫属》这些节目,其实“央视出品”的闹剧更多。历来在原子化沙化的社会,看戏的人多,造反的人就少。“剩女”马诺红过“圣女”林昭,正是当下中国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