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童年的记忆

来源:二三娱乐

当奶奶在年前去世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关于童年的一切好像都被带走了。

小的时候对儿童节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无非是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一起看看话剧,组织《卖报小行家》歌唱比赛等等,相比于这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自己是班级里最矮的学生,还有那年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还有那年的同桌女孩,那年的葫芦娃七兄弟会歃血为盟……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仿佛是个很乖的孩子,别家孩子满地打滚的弹“玻璃球”,我就静静的蹲在边上“装逼”,别家孩子疯狂的看《封神榜》、《碧血剑》和《情深深雨蒙蒙》,玩小霸王学习机的《拳皇97》、《坦克大战》和《超级玛丽》。我在家里练字,用毛笔写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然而这些终究填充不了我的童年回忆,除了现在依旧有些洁癖我的字还是很丑,关于童年的回忆还是停留在了奶奶那里。

奶奶家后面是一条土路,两边载满了白杨树。在下雨泥泞的日子里那条路仿佛噩梦一般充满了深深的车辙印、黄色的积水和恶心的烂稻草,作为从小就有洁癖的我对此深恶痛绝,然而印象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在这条路上。

夏日的午后我们在树下铺开竹席,奶奶坐在席子上慢悠悠的晃着她的芭蕉扇,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啊闹。我们几个小屁孩从“洋井”里打了一桶桶的凉水,夏天的井水真凉啊,冰冰的感觉远超现在的冰红茶广告。我们互相嬉闹着打水仗,一个个小平头小背心湿漉漉的,一阵清风吹过整个人都打个哆嗦。夏天的风很快就吹干了身上的水,玩累的我们坐到竹席上吃黄瓜。那是从自家棚子里摘下来的黄瓜,刚摘下来的黄瓜浑身都是扎手的刺,奶奶用她粗糙的手呼啦啦的帮我们清洗黄瓜,那些浑身扎人黄瓜过了水之后就变成了光溜溜的青绿色,一口咬下去全是脆,全是水,全是青黄味……

我分得清左右和东西南北很大程度上源于奶奶家的位置,奶奶家房子的西面是一条小河,清澈的可以见底的小河,现在看来那真的是多么奢侈的一种环境啊!小河中有一个一米高的水坝隔断使得水坝的南面形成了一个小水潭,北面是浅浅的小洼地,流水漫过水坝形成了小瀑布。我们在水坝上赤着脚丫走来走去,在南面洗澡在北面抓鱼,奶奶在水坝上捶打他的旧衣。水坝与河岸的交界处有一个小口,水流甚急,我们在那里冲脚、洗手、网鱼和涮从人家地里偷来的花生。沿着小河再往北是一块时干时涝的河床,干旱的时候地上裂开了一条条缝隙把河床分割成一个个方块,我们把干的方块状的泥土搬起来常常能发现隐藏在底下的泥鳅。由于泥土干了泥鳅都被固定在了底层湿漉漉的土里一动不动,我们一下午可以抓到好多泥鳅,关于如何处理这些泥鳅现在已经不记得了,或是吃了或是糟蹋了都没什么印象,只记得搬开一块块泥土发现泥鳅时的欣喜。

印象中奶奶的家里有很多吃的,她用各种方式藏着留着给他的小孙子吃,有时候中秋节过了好久在她家还能发现月饼。奶奶做的最好吃的还是手擀面,那种很粗的带有玉米面的面条,混着煮的有些蔫的白菜叶,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之一。还有我们说的“馓子”,用白开水一烫再加点糖,又是一份美味了。

奶奶常常跟我念叨:要是能活到你上高中就好啦!要是能活到你考大学就好啦!要是能活到你找到工作了就好啦!听她模模糊糊的讲述打仗时抓壮丁,人民公社运动,58年大饥荒,开挖大运河……以前只是听故事,现在渐渐长大了才体会到这些苦难的人生。“那年蝗灾,蝗虫过后颗粒无收,人们吃树叶子吃的脸都绿了……”这24个字却是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场景啊!

记忆中还有奶奶家桀骜不驯的小花猫,勇斗花猫的老母鸡……

后来小花猫走失了,老母鸡变成了一锅汤……

奶奶是90岁走的,她走后的那段日子我只是沉默,沉默着看着有些东西从我心里逃走了,沉默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