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笑着笑着就哭了的时候,因为感动,更因为触及到我们心底最深处!
《大赢家》就是这样一部的电影,以最轻松搞笑的方式,呈现的却是千奇百态的人世和人性,其中的某一个人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
1.“严谨”的视角:严谨的人,抢劫演习的主角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的角色亦在变换。在家中,我们或许是被家人冷落的孩子;在工作上,我们或许是被领导训斥的员工;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是被同事孤立的那个人。
任何时候,无论对亲人还是同事,就像剧中的严谨(大鹏饰)一样,我们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但即便我们再怎么努力,还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让我们开始自暴自弃,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我们的心底,既然产生了厌世的心理,于是,“我们”便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抢劫案中的“严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虽然电影中的他只是在演戏,但现实生活中像“严谨”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那个在现实的逼迫下走上犯罪之路的“严谨”,不知道是生活中多少成年人的缩影?人性本善,但家人的冷落,社会的遗弃就像埋藏在我们心底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
所以在故事结束的时候,“严谨”重回理性的视角,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虐”我们,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只要我们坚持,终有一天,社会亦会回报我们以“温柔”。
2.“职员”的视角:表面是人质,实则是吃瓜群众
在我们生活中,虽然像“严谨”这样的抢劫演习很少见,但消防演习却是不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扪心自问,演习时的“你”认真了吗?
提到“认真”,或许只有消防演习的核心人物才会较真,就像电影中“严谨”一样,事事严谨,一丝不苟,而其他的人不过就是看笑话的吃瓜群众。
当严谨一次次提示身边的同事:你们目前的身份是人质。然而遭到的却是同事们的嘲讽和讥笑,甚至于配合演习的警察也是将严谨的“过分认真”看成是一场闹剧。
当严谨和女警搏斗的时候,被捆绑的同事们亦是不断拍手叫好,全然不顾及与“严谨”的同事之情,只为了让自己能早点下班。
利益的角逐,最容易暴露的是人性。在整场演习中,无疑只有“严谨”一人认真了,其他职员不过是逢场作戏。然当严谨危害到大家利益时,所有的人便将矛头指向严谨一人。
但可幸的是,大家最终都被“严谨的认真”所感动,积极配合他的行动,才让整场抢劫演习完美收尾,每个人都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人生没有绝对的输赢,能够在实践中成长亦是一种胜利!在生活中,不管我们是不是主角,都应该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严谨”,人的关系才会更和谐。
3.“行长”的视角:权力的代表,实则是个局外人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有时局外人也未必看得明朗。很多时候在公司一直默默奉献的人却未必能讨得上司欢心;有时当领导都不愿较真的时候,你的认真或许亦会成为一种错误。
并非所有的认真就一定是对的!就像剧中的“严谨”,为了完美演习,他花费了诸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最后招致的却是领导的反感和训斥。
吴行长(田雨饰)在整场演习中本是个局外人,却一直在行使自己的权力。当严谨表示自己演不好劫匪时,他利用权利之便将其硬加在严谨身上;然当严谨真的“严谨”的时候,他内心又因为利益关系衍生出诸多不满。
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很多领导的真实写照?自己没有实战经验,然当职员们在项目中的表现不尽人意时,他们只会一味地责怪和谩骂,而从未想过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在于他们自身。
总是站在权力的制高点,去评判员工们的“无作为”。于公司有利就留下,没有利益就直接开除,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真的好吗?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权力固然是好,但那并不代表权力的使用可以不分场合。没有谁能一直站在权力的制高点,人人生而平等,善待他人亦是善待自己。
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演习,折射出的却是千奇百态的人世和人性!以轻松搞笑的呈现形式,讲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你”。
番外:如果你是这次演习中的人物,你觉得你会是电影中的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