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莲
沂山岁月不饶人,自去年膝盖上下楼隐隐作痛后,就没敢起意去爬山,自己觉得不像损伤,该是老化骨质疏松导致的,调理一下会慢慢好起来的,果然渐渐好了。
秋一来,我就又向往着山里的秋,一年中,总要去爬爬山,大山让我感到厚重,充实。爬山的过程更是一次战胜自我的过程,是一次体力的磨练,提升生活的信心。
开学后就盘算着大休时,出去爬一趟山,本来是等同学空闲,自己开车去爬山的,而同学的闲难得,一直没成行。就决定跟户外逛街网,去沂山。定下行程后,天一直下雨,临行的头一天,问带队的是否还去?回电说,沂山阴,没雨,一早五点半准时出发。
我家从不用闹铃,我自己是个很好的生物钟,有事,自然提前醒,不管几点。先生还是手机定了时间,一早做了小米鸡蛋红糖粥,吃过早餐已经五点十分,我收拾一下,他开车送我去了集合地点,大巴车已等在了那里,上了大巴车,带队的小伙子一一点名,差两个人,又等了十分钟,依然没到,说在路上,得二十分钟到,没有时间观念的人,一车人等两个人,还要到潍坊接人,时间太紧张,带队的决定放弃他俩,就出发了,到了潍坊接上那些同行者。在雨中向沂山出发了。
一路小雨,迷迷蒙蒙的,车速较慢,车上秩序良好。大约八点半到了沂山东大门,我们换乘了小公交上山,山路十八弯啊,考验着司机的技术,从车窗望出去山路沿途很美,遍野绿植覆盖,几乎没有裸露的山体,山连着山盘桓着,心中暗暗生了遗憾,怎么不步行上山呢,辜负这一路的美景。司机师傅说,这段路到半山腰有四十里,走上去再爬到山顶,你要走到什么时候,晚上山里不能住宿,你住帐篷吗?是啊,一天的时间是没法达成心愿的,车到了法云寺停车场,我们下车开始步行爬山,沿山路都修了木栈道,两侧尽是松树、楸树、核桃树,还有不知道名字的绿色树群,辉映着黄色木栈道,走在木栈道上,人似在画廊中。
爬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到了山顶,依然雨雾缭绕,云海翻腾,天地一体,走近山顶标志性石头“灵气所钟”处,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山顶有玉皇庙,庙外有一大鼎,走近鼎前,出于对天地的敬畏,深深地叩了三个头,管理人员提示可以进屋里上香,我主张凡事心到意到就好,很友好地谢绝了,然后和同伴准备下山。山顶有点冷,山顶的森林饭馆生意格外红火,也很想喝碗粥暖和一下,没有粥,只有炖全羊,同伴不吃羊肉,一份三十元,我也喝不了,我在犹豫着,老板说:“十元用小碗给你盛一碗吧!”我说着“谢谢!”付了钱,他做的是黑山羊,我看到有黑乎乎的东西,就说不要肉啊,他就给盛了两碗汤,山区的人,依然保有醇厚朴实的性情,心里早已经暖了好多。
简单吃过饭,准备下山,绕路去看百丈崖瀑布,这是沂山最经典的景致,下到碧云祠,左拐,拾级而下,沿途便是沂山最美的区域了,有漂流,因为雨雾关停。即便不关我也不会坐,我喜欢在山里漫步,何况一步一景,水石相击的美妙知音伴行,彩色山石覆盖的绿植花卉相映成趣,映入眼帘,怎可错过呢?连绵的山头笼罩在雾中,人似入了仙境,慢慢天光水透,露出了山的模样,绿色的山峦,白色的淡雾,潺潺叮咚的水流瀑布,回荡在山谷中,寻声寻找瀑布所在,沿途巨石壁立,态势各异,走到最陡处,天地洞开,对面一股水流,白炼般从山顶飞流直下,深有峡谷,水击山石清脆悦耳,水珠四溅似珍珠白亮,噢,这就是有名的百丈崖瀑布了,云雾缥缈,我们似行走在云雾中,珍珠瀑,山石透着水光,人们的嘻笑声也似这珠子飞溅着,我依依不舍,频频回顾着,顺阶而下,站在瀑布下一一留影。顺着山谷溪流继续前行,有一处巨石与整个山体有一缝隙,只见石上记有“山崩”二字,已有年岁,我有点惊叹!
处处彩石,处处水声,深深呼吸,大声在山谷中喊叫着,聆听大山的回音,我似乎要醉在这山水间,流连忘返了。前面带队的已经在催促了,我感叹着,这沂山有北九水之美呀!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
沂山,海拔最高处1032米,古称海岱、海岳,有“大海东来第一山”之说,享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盛名。古代十朝有十六位皇帝登封于此,从而留下名垂青史的“东镇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数量为世界之最。
从山上的遗迹和碑林看,沂山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史记》载,黄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为重镇。汉武帝亲临至其下,令礼官祀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历代大家名士倾慕沂山,接踵而至。李白、鹂道元、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以及明状元马愉、赵秉忠,清朝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等均至此揽胜,留下了大量诗章名句和碑碣铭文。
沂山有五大风景区,自东向西依次是:以东镇碑林、庙宇古建为主的东镇庙景区,以飞瀑流泉、古亭石刻为主的百丈崖瀑布景区,以古寺佛雕、古松名树为主的法云寺景区,以极顶览胜、天然景观为主的玉皇顶景区,以古庙神刹、奇峰怪石为主的歪头崮景区。五大景区交相辉映,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
沂山是一座天人合一的杰作,被称为“鲁中仙山”。玉皇顶、狮子崮、歪头崮、百丈崖瀑布。碑林、古松群、玉带溪、圣水湖、孝母崖、白石瀑布、神龙大峡谷、黑松林、仙人谷、槐谷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法云寺、东镇庙、玉皇阁、碧霞祠、仙客亭、公喜亭、黑风口等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一天的时间,只限于走马观花,粗粗领略下沂山风景之美,有的景点没来得及看,若要细细欣赏得三天时间,把每一处的景观仔细探寻一遍。
下午三点走出峡谷,绵延着依山势人造的景观,亭台楼阁环绕在隔断的水库四周,格外秀美。走过两座水库,便是绿色竹林小路,铺满了鹅卵石,走在上面,是音乐的步子,水声一直伴着走出南门。
在这里我们排队乘坐上小公交,下山到了东门,各自选了点地方特产,换乘上回家的大巴,此时天已放晴,在夕阳的余辉中回家……
20180920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