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共情的得与失

来源:二三娱乐

原创|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猫

共情力与同情心


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心理学家罗杰斯

通俗来讲,共情就是把我当做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

这里要强调的是共情很容易与同情混淆,但共情并不等于同情。

同情心是指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百度百科

同情仅仅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看你的问题,觉得你挺可怜的,安慰安慰你。这是一种怜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不能平等交换身份,同情不一定会对对方感受有理解和体会。很可能慢慢使人们相互疏远。

而共情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和体会对方的内心世界,理解和认同对方的内心感受。能促进人际情感联系。

共情力,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共情力,几乎等于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凡事有度,如果过早的共情力泛滥,往往被别人感动的稀里糊涂,总是替别人焦头烂额,而自己不强大,除了陪别人一起哭一起累,带来情感的慰藉,却也带不来实际的帮助。

而我,似乎恰似缺乏这个共情能力。这块暂时的短板,也确实制约着我的职场发展。

生活中,交心的朋友没几个,酒肉朋友也还是没有。

闲暇之余,似乎又不愿荒废时间,不喜刷抖音,不爱看电视,那么就与书为友,与文为伴。

这个“被迫”的行动,似乎在这个浮躁焦虑的社会,拥有了魔力一般,让我的内心充盈,做事专注,不会轻易的被其他东西所打扰,阅读障碍症,吃鸡成瘾症,通通与我无关。

共情力,可以让你很方便走进别人的世界,但丰富自己的内心又何尝不珍贵呢。


好为人师,人之通病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需求,尤其是当你自我感觉良好,好像懂得很多的时候。

长时间的大量内容灌输进大脑,你会有一种宣泄的欲望。

出走江湖,交流中逮到人就高谈阔论般,恨不得把自己所学所想所思一股脑说出来,这样往往杂乱无序。

你泡沫横飞,别人唯恐避之不及,还以为自己口灿莲花。


共情力,从此刻练起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间透露着高雅,谈笑有鸿儒。

共情,是能体会别人的情感,并适时地在谈话中将别人的需要带进来,尽我所能去引导,幽默中饱含着极高的智慧,小故事大道理,让朋友爱听且有回味。

是故,共情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的是知识的有效输出。

良好的沟通,从共情开始。

愿你用共情去感染更多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