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1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我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无宵夜。
说特殊,假设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们全家早早就准备好了去看花灯,每年,我都能欣赏到漂亮新颖、五彩缤纷的花灯,还会看到美丽迷人、五颜六色的焰火。听妈妈说,张掖的灯展比临泽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妈同意,到舅舅家过元宵。
舅舅早早就煮好了汤圆,圆圆的,从口甜到心,但我只吃了几个就缠着舅舅带我去观灯。
到了广场,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火红的金鱼灯,象征奥运的福娃灯,开屏的孔雀灯……今年是马年,马当然是主角了,有马闹春灯,牧童戏马灯,斗马灯,一排排闪亮的马灯祝福人们今年身体一马当先,事业一马当先,生活越来越好。
远处,一闪一闪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高高的灯塔上镶着漂亮的霓虹灯,红的,蓝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耸立在广场中央,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我们又来到了公园,这里也挂了许多灯,特别是闪烁在柳树丛中的,有可爱娃娃灯,美丽的孔雀灯,金灿灿的元宝灯,真叫人念念不忘啊。
这时,随着轰轰的声响,广场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来,噢,原来是开始放焰火了,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见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绽放,又缓缓消失,有的像美丽的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从远处的天空慢慢飘落,美丽极了。
正月十五的`张掖多么热闹,元宵节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为上元节、花灯节。大概,是假设临近春节,故而沾惹了些许新年的喜庆吧,元宵节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百里八乡,风气不同。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它的专属的元宵节习俗。运用手中的笔,将家乡独特的元宵佳节,用文字画一幅灯火辉煌的节日画卷吧!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2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当天在我们学校举行了游园活动,这一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喜庆
一进校门,便看见校长与主任们在给我们发红包。这红包可不一般,红包里藏有幸运小猪,谁抽到幸运小猪,谁就有奖励,不过我并不是那个“幸运儿”。来到教室门口,我放眼望去,整个走廊都挂满了灯笼,漂亮极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再抬头看看天空,阳光明媚,白云朵朵,看来又是开心的一天。
热闹
上午十点,灯谜活动终于开始了。音乐一响起,同学们就争分夺秒地冲出教室,生怕浪费一点时间。我也不例外,拿着纸和笔在每个班级门口徘徊。其中有一个谜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武”,这是一个字的谜语,没有任何的提示,我仔细想了想,发现武是武术的意思,有一个词叫文武双全,不是武就是文。有了!这个字就是斐字!我既兴奋又激动,马上把答案记录了下来,去盖了章,于是,我的第一个章就这样诞生了。
有了这个章,我立马就有了信心,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又去猜了许多灯谜:“半推半就”——掠,“画中人”——佃,“顶破天”——夫等其它谜语。活动结束时,我获得了70多个章,心满意足的领到了自己心仪的奖品。
浓情
下午我们在班级里包汤圆,阿姨们给我们揉好了面团,准备好了汤圆馅,让我们自己来动手包汤圆。一开始我感觉就像在玩泥巴,十分有趣、好玩。可是我发现,我好不容易把汤圆搓圆了,竟然没包馅。天呐!我这个“大头虾”,只顾着玩了,竟然把最重要的步骤忘记了!我把汤圆皮压平,加入了馅,一边包还一边想着:这么多馅,这个汤圆一定好吃。结果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问题又来了,馅竟然从汤圆皮里露出了头。我苦恼极了,忙问我的好朋友是怎么一回事,她告诉我:“馅一定要少,面团搓久了会干,很容易会掉出来的。”我按她说的来做,再加上我的反复练习,终于呈现出了圆圆的,成功的汤圆。
在吃汤圆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甜甜的,暖暖的,我感受到了包汤圆时的浓浓情意。
传统文化不仅走进了校园,还走进了我的心中。这次闹元宵,可真是喜气洋洋!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3
“猜灯谜了,猜灯谜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主持人先说了一个“建国方略”,我苦思冥想没想出来,旁边已有人在说:“玉”。主持人又说了“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我想来想去还是不知答案,妈妈在旁边提醒道:“七仙女嫁出去一个还剩几个呀”。噢!想出来了,是六神无主。但因为我人小,大人的.声音比我大,所以被他们抢先了,不过也没关系,“参与”为主嘛!后来,我还去看了“皮影戏”。
八点过后,烟花声一阵赛过一阵,响彻天地。五彩缤纷的烟花映亮了半边天,让人眼花缭乱,我舍不得眨眼,生怕错过了瞬间的美丽。烟花把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元宵节是非常热闹!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4
今天是元宵节,大早上我就鞭炮声给震醒了。我赶快起床到大街上看敲锣打鼓,鼓敲的一个比一个响,而且还很整齐。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5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过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了,元宵又叫汤圆,他的名字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把汤圆叫做元宵,袁世凯知道了,觉得不吉利,就把元宵改做汤圆了。汤圆的馅有很多种,有红豆的,芝麻的,还有绿豆的等等……
元宵节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很多种口味的汤圆,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一个放在嘴巴里,妈妈大叫:“丫头,慢点小心烫着”咬上一口,里边的馅慢慢的流了出来,甜甜的,香香的.,别提多美味了,我一下子吃了十多个。
元宵节可少不了放花灯,晚上吃完汤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广场,这的花灯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有吃草的兔子,还有游动的鱼儿,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子形状的花灯,可爱极了,我走到河边,亲手把兔子花灯放进河里,到处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元宵节是一个值得留恋的节日,我喜欢元宵节,朋友们,你们喜欢吗?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6
劳累的一天转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迎来的是这个绚丽的下午以及喜气洋洋的元宵节活动。
大家个个都表现得很激动,但仍然保持着安静,没有丝毫的躁动
首先,彭紫轩的妈妈教我们包汤圆。每个人戴着手套,拿着面团和仅有的一小团芝麻馅包汤圆。她耐心地对我们讲解该怎样包,我们听得很认真,生怕错过了每一个字。听完这包汤圆的流程后,大家就开始自己动手了。有人不会包,于是把面团当成橡皮泥,捏起小人来了!有人在向我展示他的“成果”。我凑近瞧它,呵呵,一个个小黑点露在皮外面。那分明就是——芝麻馅嘛!我提醒他:这样包,等会儿煮了会露馅。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包好了,因为我以前包过的嘛!终于,在大家的“艰难”表现后,每个人的汤圆都包好了。鲁老师也包了一个汤圆,说是里面装着一个“惊喜”。大家都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老师说等我们吃了汤圆后再告诉我们。
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热乎乎的`汤圆出锅。我祈祷着能够吃到鲁老师所包的汤圆。我第一个吃汤圆。两个白白胖胖的汤圆“流”进了我的碗里,香甜的米酒里飘着黄色的蛋花。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汤圆,香糯的软皮立即破了一个小口子,里面那黑色的甜芝麻馅也流了出来,真好吃!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吃完手中的一碗汤圆,但里面并没有“惊喜”。没过多久,我就听见坐在最后一排的万思琦喊到:“老师,我好像吃到了‘惊喜’”。老师笑眯眯地追问:“里面是什么?”他尴尬地说:“似乎是一张纸条。”老师又问:“拿来给我看看。”“不小心吞了。”万思琦手放在头顶轻轻挠了挠回答道。老师诧异地看着他“什么?吞了!”(传来一阵笑声),“上面写的是‘今天作业不用做’!”(全班哄堂大笑)。万思琦懵了,大家都望着他,他的不知所措更加让众人大笑不止。于是,我们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下午。
同学们在祝福声中、谈笑声中体会到了这个元宵节意义非凡。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7
啪!一颗流星似的烟花直蹿天空,但是没过十秒钟就落下来了。一朵菊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一下子染红了半边天。突然,旁边的纸筒凌空飞起一道彩色的`光,然后很快在空中响起,无数颗星星状的烟花像天女撒花般在空中飞落。我真想自己也是一颗晶亮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行,然后翩翩起舞……
元宵节真美!真热闹!真是五彩缤纷!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8
今晚的天空没有星星,但无数盏许愿灯,好似点点繁星,它带着人们美好愿望升上空中。天的那边,宛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天空成了花的海洋,真是姹紫嫣红,群芳斗艳。绚丽的礼花映红了人们幸福的笑脸,我赶紧对妈妈说:“妈妈,快,放起我们的.许愿灯吧,我要许下最美好的愿望。”望着缓缓升上空中的许愿灯,我默默地祝福着: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扬中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家人健康平安。
多么难忘的元宵之夜啊,我要永远记下这美好的夜晚。
关于元宵作文的结尾段 篇9
都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家里来了一位贵客——我的堂姐,我却开心不起来。这不,你听我俩的对话就知道怎么了!
事情是这样的。正月十五那天,奶奶问我们俩吃什么?我呢,当然说吃元宵,过节嘛,不吃这个吃什么啊?哪里知道这个北京来的菇凉竟然说那不是元宵,是汤圆。我就奇怪了,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啊?不都是糯米粉包馅,煮着吃的吗?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这下可给堂姐逮到机会了。她把手背到身后,像一个真正的老师那样教育我:“第一,两者口感上不同,元宵吃时是硬的,汤圆则是软的';其二,口味上不同,元宵没有咸口味的;再者,额……这个我还要再百度一下.”我眼前无数个乌鸦飞过,还当我老师呢!跟堂姐贫嘴一番后,还真饿了,看到奶奶拿着汤圆过来,我立马抢了一碗拿起来就碗就吃,不想差一点儿烫着我的嘴。看着堂姐在一旁偷笑,我撇撇嘴,表示不服。
看到我们两个针尖对麦芒,妈妈忙过来打圆场。她招呼我们都坐下来吃饭,还给我们出一道考题,让我们用成语说一说碗里的汤圆个数。我看着我碗里吃了一个剩下的五个,“五彩斑斓”,说完我就扭头看向堂姐,“我倒想看看你能有什么能耐。”我心里暗自想着。堂姐似乎知道我的小心思一样,她低头望着碗里还没有吃的六个汤圆,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出“六六大顺”。看来,我们俩彼此彼此,谁也没有说出太精彩的成语。
比拼继续。大伯母也来给我们出了个题目,让我们都说一说有关元宵的诗词。话音刚落我脱口而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堂姐也不甘示弱,说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这里讨论的正热闹时,奶奶说,以前过元宵节有个风俗,在元宵里包一个铜板,谁了到这个元宵那他来年就会行好运。现在,铜板已来无处寻来,只能用坚果替代了。奶奶这次用的是碧根果仁。我们都仔细吃着汤圆,都希望自己来年可以行大运。可是,都吃完了,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汤圆。现在只有奶奶还没吃完,我们几双眼睛都看着奶奶,奶奶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仔细地吃着,终于吃到了那个特殊的汤圆,全家顿时沸腾起来,我们一起祝贺奶奶新年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满屋的欢声笑声,也随着这春天的到来,洋溢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