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留守儿童之殇:谁能偿还残缺的爱?

来源:二三娱乐

文/且历

1

前段时间,新京报以《遭“八字先生”性侵少女的最后43天》为名,报道了一个13岁的留守女孩,被性侵之后跳楼自杀的新闻。看完之后,我先是震惊和惋惜,接着是长久的沉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3岁的女孩王萍和11岁的弟弟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父母均在外打工,平常很少见面,偶尔才通电话。半年前她身体患了严重的便秘,曾去医院,医生开了些通便的药物,嘱咐需要多吃蔬果。然而跟着奶奶,并没有很好的饮食,顿顿土豆,当菜又当饭,便秘经久不见好转。不识字的奶奶找算命先生李八字想办法。李八字就是在镇上摆摊算命买符水的骗子,奶奶对他深信不疑。他给王萍看了几次病,便吓唬道,“你的肠子都干了半截!”王萍吓坏了,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绝症,更加内向了。

5月中旬,李八字又对王萍的奶奶说,这个病再拖下去家里要死人,必须“圆房”才能化解。在老人心中,家人平安是第一位的,李八字就是救命的大师,她对大师的话深信不疑。

5月30日,王萍被奶奶带到李八字家,李八字“化水”叫王萍喝下后,和奶奶一起将她带到家附近的山上。奶奶中途停下,李八字一人将王萍带到小树林里,对她实施了性侵。

根据王萍后来的遗书,她在那一天就决定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因为怕耽误了弟弟的期末考试,她独自忍受了43天。这期间,没有任何人发现王萍的异样。王萍分别给爸爸、妈妈、弟弟和警察留下一封遗书,给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留下两段录音,录了一首歌给弟弟,一首歌给自己,这是她留在这世上唯一的东西。7月12日早晨,家住四川华蓥阳和镇观城村的王萍从家出发,到某酒店的31层,跳楼身亡。其父母在接近两天之后,才得到这个消息。

一个本该花样绽放的少女,在受尽孤独和伤害后离开,谁之殇?

李八字自然是直接害死王萍的罪魁祸首,那么无知的奶奶和未尽到监护责任的父母有没有责任?看似愚昧惹的祸,但是性教育的缺失、基本疾病的知识的漏洞、长期缺乏周全照顾、巨大的心理问题,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2

然后这却不是个案。看到下面这些新闻,估计你会想尖叫。

2015年6月10日贵州毕节市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名儿童分别为1男3女,是留守在家无大人照顾的四兄妹,9日晚一起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2015年10月18日,湖南邵东县廉桥镇新廉小学一女老师被3个学生劫杀,犯罪嫌疑人中最大的只有13岁,最小的11岁,三人都是留守儿童。

2016年5月,江西南昌市南昌县一名12岁留守女学生在校内遭人多次性侵并染上性病。案发时女生父母在外务工,一名58岁的本地男子借给学校施工的名义长期住在学校,期间多次对该女生实施性侵,造成女孩染上性病,盆腔重度积液或导致今后不孕。

……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我们惊诧骇然,扼腕叹息。

据统计,2006-2015年10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时间共计239起,主要包括留守儿童自杀、犯罪、非正常伤害与意外死亡四种类型。2010年之后,留守儿童舆情事件进入高发起,仅2010-2015年间就出现了206起,占统计量的86%,其中2015年为43起,达到顶峰。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余万,加上3600多万的流动未成年人,总数在1亿左右,大约占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3个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他们都是缺少爱和呵护的孩子,没有开心的童年,如何谈光明的未来?

有网友写了一篇名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承诺自白”的文章,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了自己作为留守儿童的经历。“我是留守儿童,我也想过自杀。只是,我一直很胆小,不敢付诸行动。”他说最心碎的时候莫过于看着父母坐车去外地打工的场景,“最害怕黄昏的来临,跑去看父母离开的放下,边看边流泪。”他讲述了许许多多因为留守的回忆,有孤独、伤心和担忧。

看到这些,恐怕再硬的心,恐怕也会动容吧。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使,可是现实却过早的在他们身上,施加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责任、压力和痛苦。由负面情绪喂养大的孩子,将来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3

这些让人叹息、沉痛的儿童问题,就像个定时炸弹,时不时地戳破美好中国梦的大泡泡,以最血淋淋的方式,赤裸裸的让我们看见社会底层的阴暗面,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问题。

一般认为,导致前面所述的留守儿童问题,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护缺位: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父母在对孩子的监护严重不足,甚至几乎没有。父母的监护责任向祖辈或者他人转移,最常见就是隔辈监护。众所周知,隔辈监护的弊端不光是文化程度的不足和教育理念的陈旧,沟通障碍和过分溺爱也容易导致严重的儿童问题。

2)教育缺失:这个教育分为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少了这种先天的教育,可谓是无法弥补的不足。而农村的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一直以来是资源不平衡造成的诟病。在这二者都不足的情况下,要想留守儿童获得好的教育,难上加难。

3)亲情匮乏: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关爱,这种亲情的匮乏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多数留守儿童都性格内向、自闭、孤僻,这种影响可能会蔓延影响他的一声。

4)生存环境恶劣:农村地区安全措施本就匮乏,多数山地、河流和湖泊,自然环境的隐患随处可见。再则,物质的匮乏、交通不便已经劣质日用品、食物的泛滥等等,都对孩子成长造成巨大影响。此外,农村居民安全意识不足,也给不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如果追溯更深层次的原因,不难发现,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观念等等,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这些林林总总的原因中,有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确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父母必要的监护、教育和亲情给与,却是每个爸妈努努力,都能做的更好的。

4

随着社会的关注,我们看到社会也对留守儿童开始了关注,相关部门也开始采取措施来引导大家的行为。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七大民生实招里面就有留守儿童一项。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明确提出:

“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基层乡镇政府和居村委会要强化监护监督职责和评估帮扶职责;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公安部、民政部等要各司其职确保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出台后,各个部门予以响应,纷纷采取了措施。

然而,这些单单依靠这些天高皇帝远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期待它能有多大的效果,也不太现实。

最关键的是,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努力去平衡事业、经济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力求给孩子一个健康阳光的童年。

5

从小我们听着这首歌长大: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就连我三岁的儿子,看见视频里的宝宝没有妈妈的可怜样子,都会感同身受地大哭。更何况逐渐长大,等待爱的滋养的孩子们?

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理应为他们瘦弱的身体和幼小的心灵架起爱的港湾,让他们能够的身体能够健康地成长,灵魂能够正常的充盈。唯有在儿时获得足够的爱,长大了才能有勇气有信心去更好的拥抱生活,追求幸福。

如果你家也有留守儿童,多多的陪陪TA,抱抱TA,关注TA吧,不要让孩子心生怨念、苦恼自卑。我知道很难,但是,改变一点点也是好的。要知道,在儿童时期的一旦爱缺失了,也许将来再多的时间和金钱,都无法偿还。

题后话:

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我自己见过太多的留守儿童渴望的眼神和躲闪的自卑。希望更多人意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如果触动了你,请分享,让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非常感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