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人民的名义》看阶层固化问题

来源:二三娱乐

《人民的名义》风靡了全国,大到政治博弈,官场百态,小到公务员级别,着装等具体问题,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给了广大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让人大呼过瘾。

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人民的名义》里体现的阶层固化问题。什么是阶层固化?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其实阶层固化问题古已有之,古谚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农民的儿子依旧是农民,打铁匠的儿子依旧在打铁,这种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不也是一种阶层固化吗?

《人民的名义》里反贪局长的爹是老检察长,反贪处长的妈是老法官,反贪处长的小姨夫是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等等都成为了指摘当下社会阶层固化的理由。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矛盾与问题。春秋时期,管仲相齐,辅佐齐桓公成就王霸之业,管仲变法中有一项颇为后世熟知的政策:“四民分业,士农工商”。这一政策的要点是,把国民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四民分业,可以“相语以事,相示以巧”,同一行业的人聚居在一起,易于交流经验,提高技艺;可以“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价”,对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很大作用;营造专业氛围,使民众安于本业,不至于“见异物而迁焉”,从而造成职业的不稳定性;无形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使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熏陶下自然地掌握专业技能。专业分工、子承父业的制度不就是一种人为的阶层固化吗?我们的政府没有这么做吧?

许多人常常埋怨阶层固化,但是阶层固化不应该成为你懒散不为,懈怠堕落的理由。其实,从零做起、努力打拼、白手起家的精神,正是软化阶层固化的良方。要分清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不要把外在资源看的太重,把自己看的太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人民的名义》里蔡成功对侯亮平说的一句话:“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我们能不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自下而上,不畏挫折,努力奋斗去弥补这先天的差距呢?

古人云: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就是要立足初始条件,把自己能做到的事做到极致。做好自己,才有听天命的资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