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里有一段时间了,突然出现一个很有力量的词——赋能,感觉特别棒。赋能几乎是一个可以用在任何领域的词,并且能产生积极效果,而赋能的最直接手段,应该是激励。为了学习这项技能,我寻思着是不是有相关的书,在网上一查,果然查到几本,其中一本就是今天要说的《超级激励者》。
1. 黄金圈法则
我以为这本书说的是怎么去激励人,可读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我才找到本书的重点,那就是黄金圈法则。它是一个从“为什么”开始,由内而外的法则。西蒙·斯涅克(本书作者)在他的TED演讲里提到:
黄金圈法则世界上所有伟大而令人振奋的领袖和组织,他们思考、行动和沟通的方式都完全一样,但是跟所有其他人的方式完全相反。这可能是世上最简单的概念——我称它为“黄金圈法则”。
在我们探索如何运用这个法则之前,请让我先给它下个定义。我们从黄金圈的外圈讲起,再一层层进入核心。
做什么:世界上每个公司和组织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或者自己在公司里是做什么的。
怎么做:有些公司和个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像“做什么”那么明显。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决策的驱动因素,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极少有人或公司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我要这么做”。你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公司为什么存在?别人为什么要重视你的想法?
黄金圈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为什么有些领导者和组织能够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影响力?为什么苹果可以在这么多领域里实现创新,而且从未失去这种能力。为什么人们会追随马丁·路德·金去参与一场改变国家的运动。黄金圈揭示出,为什么这些领导者能够鼓舞人们去行动。
这个迥异的视角不仅能帮助人们改变世界,它还能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方案,提升人们鼓舞他人、唤起热忱的能力。你可以把它用作行动指南,去大幅提升领导力,增强企业文化,选到更好的员工,做出更好的产品,提升销售量。
2. 为什么从“why”开始的交流方式更打动人?
为什么黄金圈法则能奏效?因为它能从生物学里面找到根源。俯看大脑的横截面时,你会发现,人类大脑分成3个主要部分,而这三个主要部分和黄金圈刚好匹配,如下图所示:
大脑皮层对应“是什么”,负责我们理性和逻辑思维、分析和语言表达。
两个边脑对应“怎么做”和“为什么”,它没有语言功能,负责我们的情感,比如信任和忠诚,以及所有的行为和决策。
从内而外交流时,我们是在直接同控制行为的那一部分大脑对话,然后才会理性地去思考所说和所做,这就是那些发自内心决定的来源。而由外而内的交流仅仅只能让人们理解一些信息,比如特征、优点等,却不足以激发行为。就好比说,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做你所做的事,何以让别人对你的动机作出反应,并赢得大家的支持呢?
所以,你在说服别人买你产品的时候,应该先把你的理念告诉他。把产品卖给和你有共同信念的人,比仅仅只是卖给需要它的人更有说服力。
3. 遭遇断层
世上绝大多数是“怎么做”类型的。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世界中的实干派,能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漂亮。有些人做得非常成功,甚至赚到了数百万美元,可他们永远也做不到数十亿的规模,或改变这个世界。
这幅图描绘的是组织内部的情景。上面那条线代表组织“做什么”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形。对公司来说,衡量标谁一般是金钱,比如利润、收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股价或市场份额的增长量。
第二条线代表“为什么”的清晰程度。个人和组织应该确保的是,随着“做什么”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为什么”也应该紧紧跟上。
可是,只有少数人拥有感召别人、维持清晰“为什么”的能力。“为什么”变得模糊的那一刻,就是断层的开始。
4. 如何用黄金圈法则来影响和激励别人?
- 让大家相信你的为什么
要让别人对你追求的信念和价值建立信任,就要做到黄金圈的均衡,即 Why、How、What 均衡一致。换句话说,你的价值观、采取的策略,和最后做的事情必须是相互映衬的、互相支持的。
- 吸引和招聘认同你价值观的人
招聘的目标是找那些对你的理念、你的为什么特别认同和感兴趣的人。在这个前提条件满足之后,再去看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经验。
- 创造能够支持团队实现信念的环境
平庸的公司是给员工分配任务,而有创新、有影响力的公司,都是给员工指明方向、承担责任。想要有影响力,就要创造一个能够诞生好想法的环境。
5. 对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如果不是看封底的分类,到现在我也不太确定是什么类别的书,里面有销售,有公司管理,有团队管理,有公司分析,有产品分析等等。内容感觉太散,对书题不够聚焦,因为每天只能第一个多小时,有时打开书都不知道讲到哪了,看了几篇后才明白它是围绕黄金圈法则来写的。
写这种书的难度很大,如果没有高超的驾驭能力,是很难组织起来的,所以,其实这本书并不算是好书,不知道豆瓣上为什么会有这么高分。
上面的读后感觉应该不是我一个人才有,因为最新版已经改成了下面这样,书名是《从“为什么”开始》,这样明显更贴近书意,当然营销性质也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