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谁会在乎我有没有吃饭

来源:二三娱乐

“今天急诊当值,被家属吼了一句‘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开始没什么,后来写着写着病史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是自己在流泪……也许只有外婆和妈在乎我是否吃过。”这是上海一位年轻儿科医生发的朋友圈。看到这则消息,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寒颤,心里酸楚的厉害。

心疼这个年轻的医生,但是自己却好像也没有比她好到哪里去。

早起冒着寒风,在远离父母、朋友的城市赶着公交上班,这城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十字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我们摩肩擦踵,却都与我们毫无关系。瑟缩在公交站台,冷风里的每一张脸疲惫,眼袋淤青。公司在遥远的城市那端,只能在匆忙的路上随便拎上一袋油腻的早点。倘若赶方案、做项目只躺了两小时,没时间、没胃口吃早餐就奔去公司打卡的我们,身后有没人会问你一句“你吃饭了没”。

我们都以为我们足够强大,因为有着太过丰盛的灵魂,可以支撑我们独自游离于花花世界。那种丰盛让我们没有了缺失感,总以为可以失去任何人,因为生命不必依赖任何人就可以独自完整。

可是啊,关怀它是一道光,孤身一人跋山涉水的我们无法拒绝它的明亮与慰藉。

之前的一天,去外地出差,中午只来得及在转场时啃了个面包,干涩的要命,我却狼吞虎咽了下去,因为低血糖饿的头晕。回来的时候夜已深,打了的士横跨半个空荡的城区才能回到租住的屋子,又困又饿,但是独身一人害怕遇到什么不测,在车上都不敢眯一会儿。回到家,大口大口的吃着泡面,掏出手机看到爸爸晚饭时发的短信“吃了吗?路上注意安全”,热气好像熏着了眼睛,有水在往外溢。

朋友圈里的一位年轻有为的姑娘,履历光鲜,成就突出,以前就是拼命三姐,如今放弃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自主创业更是不要命了。每日的微信状态呈两极分化,一种是鼓舞人心的给自己加油、给团队打鸡血,另一种则是特意对家人屏蔽的内容:胃疼的厉害,但还是要不停地来回谈判、下厂监制、颠簸在出差的路上。

她已经好几年几乎没在正常的饭点吃过饭了。每天眼睛一睁,手机一开,就有无数的电话、短信、微信、邮件消息涌来。凌晨捂着疼痛的胃在电脑前修改合同时,愿望都是希望自己的胃争气一点,撑到这个项目结束。然后这个项目结束,下一个项目又来临,周而复始。

合作方需要交代,员工需要付薪资,事情等着她做决定,没有人会关心她有没有及时吃饱饭再干活。而面对唯一会劝她“身体比事业重要”的家人,她却只能欺骗他们“我很好,身体健康,每天吃好睡好。”

微博上一个年轻的装修工小伙,工作一天滴米未进,因为老板和主顾催着要进度。姐姐打电话给他时要帮他订外卖,他推托说很快就回去了,没想到这个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回家之后妈妈知道他一天没吃饭,埋怨他为什么不给她打电话,她还可以去送饭。那天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哭了,他说“我哭不是因为胃疼”。

哭,当然不是因为胃疼。早就已经过了手上擦破皮要找妈妈呼呼的年纪,高烧39度爬不起来床没有人能扶你去医院的时候都没有哭,我们怎么还会轻易的哭呢。

可是,在这样一个忙碌、快节奏、以废寝忘食忙事业为荣的时代,在你累极、饿极的时候,倘若还有人,他惦记着你有没有好好吃饭这件“小事”,无论是亲人的叮嘱,还是恋人的脉脉温情,亦或是来自朋友的亲厚关心。我们总是无法拒绝这样的温度,因为它太炙热,熨烫心肺。

忽然也能明白,为什么当我们年岁渐长,孤身一身在陌生城市奋斗打拼时,爸妈那么着急我们赶快找一个对象,安稳下来。只不过是希望,当他们无法再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们时,能有另一个人再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代替他们,对我们念叨一句,“你吃饭了没”。

忽然很想回老家,好好吃一顿妈妈做的饭。

本文作者:牧云,原创首发于伊人思话坊(微信号:ladytalk2015),为伊人思话坊原创,如需转载,请简信联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