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可以不圆滑,但一定要懂得世故

来源:二三娱乐

   有一个社交锦囊,想和更好的你一起分享。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似乎他们的存在的意义就是凸显你的不合群。

  当某一件事情触犯你所坚守的原则和底线或者道德认知时,你都会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但是对反却能云淡风轻一笑而过,或敷衍附和,或笑而不语。

  最后当然是你落得比较尴尬的场面,毋庸置疑,对方当然成了比较受欢迎的一者。

邓超作品:恶棍天使

  这些人所谓的圆滑懂得处世之道的人“高情商”人,而这类人总是会得到肯定周围的肯定好评,甚至是鼓励和提拔。然而,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圆滑更是成了人际交往的“万金油”。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位中学时候的同学,他和我们班几乎每个男生都有着共同话题,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能搭的上,给人一种混得如鱼得水的的感觉。

  但是时间久了,给我们的想法却是很大的转变。有一次,在我们讨论得热天朝天的时候,他突然就在不远处准备过来参与其中的时候,我们全部戛然而止。

  原因都很简单,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太过圆滑的人。

    确实如此,一个人立场模糊,原则性也不太强,时间久了,旁人对他自然是敬而远之,谁都不愿意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人捉摸不透的存在。所以,太过圆滑不见得是件好事。

   说到这里,我得说明一下,今天为什么要讨论“人际关系”的话题。

缘由是,在几天前的凌晨,朋友突然跟我聊心事,突然就聊到:她随着时间变化,自己处事方式越来越圆滑而苦恼。当时,我对于这个也是一脸懵逼。

但是,想想这何尝不是我的苦恼,接下面就聊聊我的关于我的事。

我如一只困惑的狗

 我也曾经问过自己:不愿意圆滑,是不是情商低的表现?

 思考了很久,想着想着也忘记了。

   前几天,发生一件让我特别让我不开心的事:在社团由于师弟师妹举办活动时候,申请不到酒馆学生的公假,说需要我去帮忙向辅导员请假并说明情况。

   当我一来到教室办公室的时候,辅导员态度特别差,在我说明事情缘由和解释情况的时候,她不停给我翻白眼和说一些鄙视的话语。

   当时我没能控制情绪,就一下子顶撞老师。

   后果,当然是我是要受严重批评,给社团带来了很大麻烦。事情过后,很多社团的朋友都找我聊了很久。我静静地思考许久,也许我真的错了。

   我得承认我是哪一种不愿意的圆滑的人,遇到触碰我底线或者不太符合我观点的事情,我总是会无法控制我的情绪,给自己或者大家带来很多麻烦。

  但是,像我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情商低;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智障”。

   所以,有时候你的人际关系太过缺乏“圆润”的相处技巧,往往吃亏的是自己。

大彻大悟的简单哲理   曾在“十点读书”上看过一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想与你分享下。

   作者读博士的时候,导师给他和另一个同学各分配了几位学生,做两张不同假设项目的对比,最后两组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可当再次进行项目分组的时候,学弟学妹都希望分配带另外一位师兄那儿,这种情况让作者很尴尬,也很疑惑。

   后来作者才想明白,因为自己对项目的原则性与执行力都很强,在学生投机耍滑的行为自然会受到他严厉的斥责,学弟学妹当然不会再次选择他。

   而另外一个负责人,对待项目同样很严厉和认真,但是与作者不一样的是,他会主动地去疏导和教育他们,在课余时间会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偶然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就是区别所在,两人在对待原则问题时立场都很坚定,处理问题不敷衍,不太圆滑。

    但不同的是,后者还懂得了人情世故,在原则与世故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圆滑是一种坚守原则、不屈从于外界的自我捍卫,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仅是不愿意受委屈自己。

    而过于注重自身的感受,其实都是我们不够宽容,内心狭隘。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心灵宽广的人,在满足自身感受的前提下,绝对也懂得照顾他人情绪,将原则和友善巧妙地糅合在生活里。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和     总之,一句话:我们都要努力做到与人和善,精通世故,但是也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心中自存尺度。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懂世故和圆滑不能混为一谈,但却可将两者巧妙糅合在一起,形成最平和的样子。

  很快就毕业踏进社会这个大熔炉,我要尽快想好,下一步该如何走。

 我在努力,你也要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