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生是活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来源:二三娱乐

吃晚饭的时候顺便打开《十三邀》看王石那期,看着看着就听不下来了。王石这人,活得太通透了。怎么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1.

王石和许知远分享他在哈佛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在剑桥求学期间,他被偷了两辆自行车,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第三次,自行车没丢,坐垫被偷了。

在哈佛校园里去各个地方,骑车大概15分钟可以到,但是走路少说也要30分钟。王石受不了浪费这时间,硬着头皮骑上去,但你们知道臀部悬空骑车的感觉,非常痛苦的。

王石告诉许知远,说心里话,当初骑车的时候我就在往两边看,有没有和我一样的车,我也把其他坐垫给拆下来装上。他说自己当时就是有这种非常卑鄙的心理,如果那时候是晚上,他肯定会会把别人的坐垫拆下来。

“这就是偷窃啊”,王石感慨地说,真没有人多么伟大,有时候犯罪就是一念之差。你们看我平常多高尚啊,多自律啊。不是这样的。

王石还说,“当时攀珠峰,爬到第二台阶的时候,如果前面有一个人扭头走,我头也不回的就跟回去了。问题是前面没有一个人回头,大家都如果有一个人提出放弃,我肯定头也不回的跟他走。问题是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一个个吭哧吭哧的往上爬,我只好硬着头皮上”

所以真是不要去高估人性的作用,也不要去盲目相信什么意志力。反而,人的成功有时候就靠利用一些人性的弱点。比如王石因为当时停车场总是有人不好意思去拔人家的坐垫,还有因为团队都没放弃自己也不好意思放弃。

很多事情是这么做成的。这也给我一个收获,想做什么事儿,就去找一群靠谱的人一起做吧,还有要把自己逼绝了,做到这两点,基本上事情就成了一半了。这就是捷径。

2.

在这个访谈纪录片里,我还观察到一个细节,仍然是特别震撼我。王石和许知远走出大楼,门口有俩车在等他们,王石走得稍微前面些,许知远在后面说王石你从这进吧,我去对面进。话刚说完王石已经走对面去了,边走边说你从那边进吧。留下许知远有些尴尬地说:好吧......

如果你也看到那个细节,你会发现,王石那个反应是一种极其自然的行为,像应激反应一样,极其迅速。

真不愧是一个著名企业家。太牛逼了。

同样的还有美团创始人王兴,他和一群企业家乘船,大家说哇这个海水好澄澈,好像下去游泳。话还没说完,大家听见扑通一声,王兴已经跳下去了。

真是厉害。感觉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技能,就是先行动再表达,而且练习得如火纯青。而我们的习惯是什么?当然是先表达后行动,而且往往是表达完就不行动了。

当然,谢谢牛人也不是不思考就行动,他们是在潜意识里瞬间就完成了思考。

说到底,还是一个效率的问题。一件事情,你可能要想半天才想通,别人一秒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决定行动前要纠结几轮,人家直接就开始了。

太快了。不论在什么场景,这些极速的人都是绝对的强者,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因为这完全就是不同维度的差别。

今天听日课,川总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那怎么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就看你的反应速度。你能不能比别人更迅速的做出正确决策。

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在平常就加倍地刻意练习,要对一些最基本的底层逻辑了然于胸,做到随时可以调取,可以应用。

所以,归根究底,牛人为什么牛啊?牛人都是练习出来的。人家刻意练习的时间比你多10倍,人家把多数时间用在底层逻辑上,最后当然他们对同样事情的反应速度当然比你快啊。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所在。

3.看完这一期访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是活出来的,真的不是靠学习出来的。

你说王石那种对生活的深刻领悟,那种极其可怕的行动力,是和我们一样靠看访谈节目学习到的吗?

那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犯错误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一个人在全力生活以后的一个结果,真的不是人们应该去学习的东西。

为什么不应该学习呢?因为这是我们应该直接去做的事情。

其实一个人真正放开去活以后,会发现没有那么多书本知识需要坐下来研究学习的。你要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去解决,自然而然就会去找方法了。

找方法就是最好的学习了,不用刻意坐下来学,直接搞起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