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第一篇“文章”,就随便写什么好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出一种想写一些什么东西的念头呢?
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的吧,那个时候我姐喜欢郭敬明,家里堆满了他的书。闲来无事,就拿来消遣。当时看的是《幻城》和《悲伤逆流成河》,一知半解。现在可能懂了,但是让我重温一下原文,可能有点看不下去。毕竟当时是青春期,当时大多数男男女女小同学们充满了对恋爱的憧憬(这里只谈所谓的男女之间的感情,不谈其他的事情,什么卡索跟他弟之类的基情什么什么的,啧啧啧,直男不弯),而这一类的书,正好符合大多数同学的胃口,所以才会那么畅销吧。
在某一程度上来讲,又好像太早把未成年人推入了一个我们未知的世界。你看,他们拿起笔,写下了什么用45°仰起头想念你之类的句子。只觉得唯美,却不知唯美在哪里。未经人世的我们躲在心里的一个小角落里,捂着没有伤口的身体流着泪。
插一句…心里突然上演了一个小剧场:秋天的微风吹过他的脸颊,枯萎的叶子在他的身边打轻轻打着转,镜头拉远,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小伙子在风里独自忧伤,泪牛满面~嘤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莫名戳中笑点。
铺垫了这么多,我当然是个顺应潮流的孩子,从那个时候觉得,咦,我是不是也能写出像他们那样的文字来呢?之后发现,除了写点脑子里幻想出来的故事情节之外,连开头和线索都不知道如何去写!当时大家都是在偷偷摸摸地写,在书的扉页写,在桌子上写,在qq签名上写,在那封即将被女孩撕掉的情书上写。
我是那么俗的孩子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不是。要写,就要正大光明地写!印象特别深,初中老师让写作文,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半个字都吐不出来,灵光一闪,写了一篇作文,作文要求是什么早就忘的一干二净。那篇作文不到800字,却充满着浓浓的"我爱她,她不爱我,但她却爱我"的感情纠葛。语文老师批改完试卷,把低分作文的试卷单独拎出来,因为要让这些低分作文得主一个接一个上讲台读。等到发卷的同学发完卷,确定没有我的试卷的时候,慌了,心想,完蛋了完蛋了。倒不是因为我去讲台读有多丢人,只是,我的作文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不能太作,又得读出真情实感。一直到前五名同学读完,我都还没有想好怎么去读。他们读完之后,教室里的同学笑的东倒西歪。语文老师一把年纪,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板着一张老脸。最后一张是我的试卷,老师拿起来,表情复杂。叹口气:泥巴球子,下课来我办公室。
嗯…没让我读,舒一大口气。
最后反正就是呼吁同学别像我这个大傻叉一样,写的狗屁不是,还严重跑题。
我的处女作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可能大家认为连老师都懒得调侃的作文,肯定写的狗屁不是,没什么亮点可看。
只有邻桌女生好奇看完我的作文,表情很复杂:嚯,你真厉害,能写出这种文章,如果我是咱们老师,肯定给你高分。你看你作文里那一句:我抬头望着格子一般的天空,多有意境…
em...
我默默拿起那张无批注的试卷,那个红红的零很刺眼。它们团在一起很好看,45度的自由落体也很美,它静静躺在垃圾桶里,像极了那封被揉成一团的情书。
除此之外,好像就再也没有写过超过100字的所谓的“作品”来,索性买一个日记本,全写一些脑子里yy的事情,写一些白日梦。
三年的时间,攒了一大三小,共四本日记。
倒是高三那会儿闲着没事,发现,咦,我这人竟有些搞笑天赋,(从周围的人口中得知)好,那我写无厘头的小短文,自己写自己读确实没什么滋味。独乐不如众乐嘛,是吧。大家看过我写的作…呃,厚着脸,暂且称它们为作品吧!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他们在欢声笑语之后,脑袋便扎进了题海,活像一只只笨鸵鸟。一群书呆子。
最后也因为被书呆子感染了,小短文也就不了了之。唉,我那可怜的高三呐。
有一颗想写写写的心,却没有…
没有什么?好像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或许写点什么是为了得到被别人关注的一点儿小小的虚荣心吧??又或许不因为什么。
还好还好,现在已经不算小孩子,也不算一个正儿八经的大人儿。
时间蛮充裕,刚刚好。
就当这是一个写一些乱七八糟东西的一个小小基地吧~
把自己奇怪的想法,强行塞给路过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