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则》:什么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

来源:二三娱乐

1、

电脑从诞生到现在,运算的速度越来越快,体积越来越小。但是其核心逻辑依然是当年图灵大神的自动化计算理论:输入指令——系统运算——输出指令。

这个理论的源头,是图灵在二战中破译德军密码的时候,觉得人脑算力有限,是否可以把人脑的运算过程机器化,于是根据人脑的工作顺序,演化出了计算机的核心逻辑。

为什么有时候觉得,电脑和人脑这么像,为什么觉得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人脑,正是因为电脑的整套工作系统,和人的工作系统,非常的类似,演化的未来也非常的相近。

那么我们人做事的系统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把这个系统比作一个机器的话,这个机器就包括运行算法程序,也就是你做事的方法、能帮助你的人和你自己、你的目标、还有最后是做事的结果。

你自己和能帮你的人,用你的做事的方法,向着你个目标去做事,最后出了一个做事的结果,就是一整个人这个机器做事的流程。

然后把你的目标,和做事的结果不断的对比,如果不满意,就不断的调试机器的程序,也就是你做事的方法,检查输入的指令,也就是做事参与的人包括你自己,然后最后一点点去优化结果。

如果把这些分成五个步骤,就是:

第一,选择目标;

第二、看看距离目标有什么障碍和问题;

第三、诊断,你要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四、设计一个计划去解决问题;

第五、去做。

2、

这些步骤简单到每个人都觉得都懂,因为想要把事情做好,肯定都得这么做。

不过如果你对比之前的问题:当你发现机器有问题的时候,首先检查算法是否正确,在检查人是否正确,最后都是为了去解决问题。

你就会发现,这里面从来就没有抱怨和怪罪这么一个选项,这个步骤的核心在于不断战胜自我,寻找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这样就会让我们不在主观,当发现结果不对的时候,不在主观用事,而是通过步骤流程一步步的灵活分析各种可能,从而寻找一个合理而正确的解决方法。

不过流程没问题了,最终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是否过大,还得看另外一个东西,就是你定的目标。

目标不仅仅是你想要什么这么简单,因为我们现实中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大部分其实是无法实现的,不管你用上面的流程走多少遍,都无法在有生之年去实现完的。

所以那些不能算目标,最多只能算是渴望。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区别开来,并且在这么多的渴望中,找几个你愿意放弃其他所有,来最终争取的东西。

当然,这目标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3、

定好目标,开始输入指令,进行运算,最后输出一个结果。

一看这个结果,果然和目标不符,失败了。不过失败不是坏事,只有失败才能证明你是在进步和演化的,只有失败才能回来优化你的算法,检查你的输入。

优化算法,检查输入的时候,我们就会面对另一个大敌人:自我。

自我,就是那个被过度重视的自我,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多多少少被自己宠坏了。这个自我包括了绝大部分的潜意识,也就是我们的杏仁核控制的那部分区域。

它会给你建立一个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所以你的本能反应就是总想辩驳,不喜欢复杂的现实,喜欢简单而标签化。

而另外一部分理性的意识,却总是很懒,只要你不经常调用她,她就会懒惰到不想动弹。

所以如果你想要追求真理,更快更灵活的优化自己的算法,那么让理性思维占主导就是最好的策略。

第二个需要面对的大敌人,就是盲点。

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视角很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看大局,有的人喜欢看细节,有的人线性思维不会拐弯,有的人侧面思维钻牛角尖。

有时候一桌子的人开会,每个人拿着文件在看,虽然文件一样,但是背后的脑子里装着完全不一样的灵魂,甚至迥异到不同的物种。

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惯性,存在着自己的思维盲点,在加上自我的干扰和否定,就会让每一个人在做事的反思这一步变得千差万别。

有的人越失败越成功,有的人越失败越颓废。

那么如何?

唯有主动去寻求不同,寻求进步,寻求不同的意见,寻求新增的知识,寻求有价值的信息,让我们更加激进的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在谦卑到无视自己的前提下。

那么真正正确的做事方法就是:找到真正想要的目标,并非常清楚自己的弱点,然后毫无顾忌的拥抱现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