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生常谈教育体制

来源:二三娱乐

随着俞敏洪对线上教育的宏图使我对中国的教育有了那么一点信心,然而看着一个个进补习班的孩子和在网上发表无知言论和自拍的00后,10后们,我知道这条路可能遥遥无期。教育不止关乎国家教育局,而是受文化、社会文明程度的牵制。记得有一部王志文演的《天道》电视剧中,描写了一个在商场上无所不能,对人性、对博弈驾轻就熟的海归,面对文化属性的深深的无奈,在人物角色中,他们把文化属性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强势文化代表西方文化,弱势文化代表东方文化。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纵观人类历史,我们总是处在出苦力,别人总是处在事半功倍的高效中。

这无关乎资本主义与否的社会体制,一个执政仅几十年的党派不可能短时间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论民主,可能善于听取百姓意见、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做的还好。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孔子的礼义孝仁让使得每大家变得“不诚实”,明明能做好的东西偏偏要谦虚说自己不行,等别人真的相信你不行的时候又暗自生气;义字害苦了千万人,很少有人能按内心的原则活着,导致了一高兴就忘记了别人对你的伤害,一冲动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孝是必须的,可是社会用孝字对你来道德绑架的时候就得不偿失了;让字往往被字面理解成老子先让你三分,等被你激怒了我会要你好看,放在当今本质都一样,嫉妒心作祟,我们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有钱的刺激,回到古代就是君臣、臣民、兄长等之间,要么你跪着要么我跪着的模式。

比起孔子为管理层出谋划策的统治者思想,老子的思想之所以存在5000年,并渐渐被更多追求自由的人接受,是因为道即是万物的规律,而道可以说是宇宙或是你的思想,接近自然、本质的东西才是自由。

我在22岁之前一直很矛盾,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种痛苦是因为我一直活在我不适应的教育体制中。如果我有下一代,我一定不会送他/她上补习班,而是通过自己的爱好来影响他/她;我不会让他/她等到20岁才明白世界不是只有考试和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想是可怕的,我知道我记事起就开始思考因果关系了,虽然常常会因为直接说出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惹不少麻烦,但我还是坚持看清事物的本质再做决策,这样会很好的预知和把控事态的发展。

我知道自己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记忆力,我能记清看过的每一个文字、人、话语。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数学总学起来很费力,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做到成绩排前,我总觉得自己智商没有那些聪明的同学好,到现在越长大越喜欢学习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费脑的东西,我通过阅读练习了自己思维的速度,思考的转数能比别人快几倍,理解知识和语言的能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表达能力也突飞猛进,我想可能聪明这种东西后天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这就怪不得国外的小学生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下来,在大学每天泡图书馆就能在日后的工作和学术中一下子超过我们。当你拥有正常的三观和辩证思考的能力后,学习就变成了最简单的事情,我们花十年、二十年学成一门语言,一项技术,一种运动,别人只需学习它的方法就行了。

如果颠倒一下教育顺序,先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再认识那些知识。我们就不会人云亦云,模仿抄袭,华人面孔也许能多出很多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的人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