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女医明妃传》,谈医者如何从自身出发改善医患关系

来源:二三娱乐

想必很多人现在在追电视剧女医明妃传~~

好吧,作为老干部霍霍的铁杆粉丝,最近也迷上了国民初恋黄轩,还有怎么看怎么美的诗诗,让我对这部剧爱得不要不要的,每天冒着长黑眼圈的高风险,去刷剧!

图片来自《女医明妃传》电视剧海报

这部剧讲的是女学霸允贤摒弃封建礼教,凭着对中医学的痴迷和热爱,悬壶济世,自成一派,开创并建立女医制度的故事。虽说故事虚构,没遵从历史,但它不像一般的狗血宫斗剧,此剧从另一方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文化,当真算是当前芸芸众生古装剧的一抹清流呀。

纵观古今,医患之间,经常隐藏着一个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会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医闹。当然,医患关系,也从来不是靠医生护士就能解决问题。允贤作为一名大夫,她的医术经常得到了很多普通百姓的赞扬和支持。

作为医者,可以从允贤身上学习几点,从自身出发,改善医患关系。

图片来自《女医明妃传》电视剧海报

从医者,医德为上,医者仁心。

不管是一开始见面以刀相协的朱祁钰,还是下令杀其爷爷的孙太后,或者狱中被判重罪的大姐。。。疾病缠身,允贤都统统以“病人”一视同仁,尽量施救,不以个人恩怨而有所顾忌。

另一个反面例子就是程十三了,凡是以自我利益为前提,当初为一己私利,诱骗小允贤在进贡的胭脂里加红花精从而导致给谭家带来灭顶之灾,也一直对女医怀着深深的成见,怕自己名誉扫地,从而让程村霞慌供。医道技术精湛不如刘平安,却一直在旁门歪道上越走越远,最后应该自食其果,不得善终。

为医者诊治,望闻问切不可少,最好多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治疗药物。

允贤事先没有问清楚徐夫人的病史以及吃过的药物,给开的“方子”与现有方子相冲,结果导致徐夫人狗带了,自己也因而吃了个哑巴亏,走上官司,给自己惨痛教训。因此,作为医者,要慎重开药。

给人治病要先治心,要跟病人之间建立信任和联系,即“信则医”。

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者想深入了解患者,可谓难上加难。患者怕在就医时,被坑蒙拐骗;医者医治时,怕一不小心,被拳打脚踢。

作为医者,当患者来科室检查时,善于发现对方当时的情绪和心理活动,与患者以温暖的眼神交流及关切的肢体语言,并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与患者拉近距离,减少敌对情绪。

医者父母心,一个大夫不管医术高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最重要的是能与病人感同身受。

当一个病人胃痛难耐来求医,允贤以胃痛不是大病为由推托行医,等王道士回来。后经王道士当头棒喝,才明白何为医者父母心,应以病人痛为之痛,积极施以治疗。

现在一些医院,当你排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排到号去挂科时,有些医生却私下优先诊治通过黄牛买号的其他人,让你一口老血吐满地,无处安放。医疗资源紧张一直存在,但若以利益为前提的治疗,会让有医难寻加剧。

学无止境,医者可不拘泥于一种治人救人法子。三人行,必有我师,求教无界,学习无涯。

从家里的启蒙导师奶奶,到狱中的罗大娘,到曾经有嫌隙的万宁,再到王道长,每和一人学习,允贤的技艺就增长几分。想要铁杵磨成针,开启学霸模式不可少。

图片来自《女医明妃传》电视剧海报

医患关系模式如何解读呢?“仇人”?“亲人”?还是“上帝”?其实医患之间的医疗活动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责任,在这之中我们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我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疾病!

有权有钱有声望的人,看病从来不难也不贵。真正苦的,就是普通大众,基层医院医生和下级医生。因为互相不信任,没有声望地位的基层医生工作越来越困难,最后可能难以为继而改行。

而作为患者,多一点理解,作为医者,尽可能让他们感受你在尽力拯救他们。

以剧借鉴,回归现实,改善医患关系,需共同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