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家情史篇《三》

来源:二三娱乐

序,题外话

一,民国和解放后,有一位最受争议的大师作家,他就是郭沫若先生 ,中国文联第一任主席。

作家情史篇《三》

对他一生的评价,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分别是民国时期和解放后。

在民国时期,诗歌,文学,历史 ,剧作家,甲骨文,金文,取得了伟大成绩,这个有目共睹。

他得新诗,打破了旧体诗,他是新诗的主要尝试和创造者 。

解放后,由于他文联主席的特殊地位,对于政治介入太深,当政治与文学冲突时,在这一个风囗浪尖上的人物,结果使去了自我。

解放后的文学作品的成绩,也不如他早年,客观地说是受到环境和运动的干扰。

紧跟党路线和方针政策,文革中他二个儿子也先后被整死,造成其晚年精神创伤而早早夭亡。

解放后 ,对一些运动的评价,特别是对文革评价问题。

文革的焦点,就是对工,农,兵 ,应当在社会生活所佔位置爭议。

在毛泽东看来,革命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工农大众,江山是他们打下的江山,因此在这个政权和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更多釆纳他们的意见,更合乎道理,社会也易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前进。

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平而不能二极分化 ,收入差距不能拉得太大 。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科学技术综合的结果,制度的改变目地就是主要是提高社会管理效率,而不是参与企业的管理,干扰企业的管理。

不该管的不要管,政府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

财富分配透明,才能显示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一个依靠工农,重视劳苦大众的心声,社会发展方向应当如何抉择呢 ?

怎样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竞争机制呢?

社会在竞争机制下,有能力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人与人的差距,首先有职业的分工 ,然后是人的能力的等级分工,文革以后社会的发展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实际上是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失控了。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没有竞争,社会很难发展。

一个社会的发展,精英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毋容置疑。

只是为了这些少数人的利益发展,而忽视最广大的工农群众,这个社会一定不能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地位 ,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社会职业,对教师,医生的评价和看法。

知识分子或者说: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教师和医生,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自然很大,没有一定的收入差距 ,怎么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抑制了创造性地发挥。

作为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要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吧!

二,什么是爱?爱得味道?

首先你问过自己吗?

你的爱爱和婚爱寿命有多久时间,才是你真正的幸福?

爱究竟是什么呢?爱是男女双方心灵的共鸣,追求爱,追求一种爱的境界,爱的境界是一种心理境界的完美。

这就是女性爱的味道。开启人类性感的嗅觉,互相闻闻嗅嗅非常重要 ,性感是一种体香的味道。

味蕾足够发达,爱心足够细腻,品味味觉和味道的刺激,可以使人春情勃发。

有人喜欢喃喃自语,沉重的喘息,甜蜜的耳语,娇喘的情语,叫床,美丽的容颜,雍容的体香,圆润的触感。

正所谓:抵死的缠绵,灵魂深处的激荡,对男人极具杀伤力。

女人可以在高潮的余韵中继续高潮 ,在高潮中得到新高潮,此起彼伏,高昂不已。

三,郭沬若简介

郭沫若(1892至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首任院长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任校长,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等职。

四,郭沫若的诗歌

郭沫若,第一个把泰格尔诗歌,翻译成册的中国人。

泰戈尔1913年因《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知名度也迅速跃升。

知明度高的一些新诗目录

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笔立山头展望,凤凰涅磐,黄浦江口,诗的宣言,血肉的长城,战声,炉中煤,太阳礼赞,霁月 ,天上的街市,水牛赞,残月黄金梳,春寒 。

《女神》是一部现代诗集,也是郭沫若新诗代表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苦难的忧伤和气愤,格调哀婉低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彻底的叛逆和对未来殷切的期待。

其中诗集:

长春集,星空,朝汐集,骆驼集 ,东风集, 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历史剧本

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

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 ,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五,郭沫若的名言

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那还成了个什么世界?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什么是天才?

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别离,是为了重聚。

最厉害的病毒是爱的谎言。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

六,郭沫若的几段恋情生活

1,郭沫若与张琼华

张琼华(1890年至1980年)当时近代中国旧风俗还没有完全破除,张琼华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他介绍来的,结婚还没过几天,他就想着任妻子裹着小脚,他这一跑倒是潇洒,却残忍的囚禁了一个无辜的女人一生。

作家情史篇《三》

在享受5天的新婚生活之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的68年里,张琼华孤独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1939年,郭沫若还乡时,老父亲指着张琼华对郭沫若说:你应当向他一跪,30年来,一直是她带你这个不孝的儿子,侍奉我们二老 。

他还像守着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直到张琼华1980年病逝于四川乐山,没有留下子女。

2,郭沫若与佐藤富子一家人(百度百科)

郭安娜(1894至1995年)原名佐藤富子,原籍日本,出身日本望族,毕业于日本仙台女校,是郭沫若第二位夫人。

她生有四男一女,辅助郭沫若完成文学作品,建国后加入中国国箱,定居大连,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此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曾为她庆祝60大寿,1995年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作家情史篇《三》

1916年8月,在日本圣路加病院,郭沫若认识了年仅22岁的日本姑娘佐藤富子,当时郭沫若在冈山高等学校攻读医科,她是护士。后来她毅然辞去圣路加医院的工作,随郭沫若,到冈山同居,郭沫若还为她取了中国名字,叫郭安娜。

郭沫若写给安娜的第一封信中写道 :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了,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的脸上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带着浪漫诗人的气质,郭沫若给安娜回信 ,大胆爱情表白,让安娜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

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安娜和郭沫若连续通信40多次,最密集的时候 ,一星期就有五次 ,二人始终以兄妹相称。

安娜在1916年9月17日的一封回信中写道:

我所思慕的哥哥:每天每天我都在思念你,我不知道你的现状是怎么样……?

9天之后,安娜在另一封回信中又写道:

哥哥,除了你之外,我是不能再爱别人,我这个肉体,我这个灵魂,除你而外是不许为任何人所有。

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州帝国大学 ,佐藤富承担了全部家务,洗衣做饭,忙里忙外,并且要支付昂贵的房租,为郭沫若哺育了四儿一女。

日本宪兵就把安娜和長子,拘捕起来,毒刑拷打,以至于不能走路,四个幼小子女在家时,也常常遭到日本无赖的袭击。

郭沫若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的生命是他救起的,这是我的妻,你是我永远的唯一爱人。

新中国诞生的前一年,安娜知道了郭沫若的消息,立刻携儿带女,西渡大海专程来到中国,开始了千里寻夫。

当她知道,郭沫若已同于立群结婚 ,生儿育女时,她心酸酸的说,我走……。

在周恩来的关照下,加入中国籍,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后历任,1995年在上海逝世 ,享年101岁。

1977年即郭沫若,病逝前一年,安娜写信给他说:

两个人已经这么年长了,希望无论如何能见一次面。

在郭夫人1994年8月病危之前,她表示要死在中国,埋在中国,她说:我是中国人,她把自己仅有的500万日元捐给了中国政府。

她和郭沫若的子女

长子郭和夫,中科院著名化学物理学。

三子郭复生,中科院动物所工程师 。

女儿郭淑瑀,她与林爱信结婚,生有一女,留学日本,归化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现任日本国士馆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教授,参与创意 ,日本郭沫若研究会,

四子郭志鸿,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钢琴家。

(末完待续,下集再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