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温《武侠》

来源:二三娱乐

今天只是大致看了一下徐百九的戏份,明白了许多当时误解的东西,比如设置他纠结于法与情之间(极端理性与感性之间),设置他妻子的戏份是为了给他前面所有的纠结一个集中点也是转折点,但那个转折点事实上是他的妻子彻底心如死灰对他的冲击(李小冉因为只有这一场的时间入戏,显然没表达好,而且入戏过分了)。

所以他拿了牌票去逮捕刘金喜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彻底的孤家寡人,他身边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支持者,除了他的“自己”。所以最后这个人物必然会死去,因为剧情里(基调原因)无法给他一个彻底翻身推翻自己过去的机会,这个人物的根本设置是犹豫并且懦弱,他自己更没有办法爆发出能推翻自己的力气(如果真的最后他像《萍踪侠影录》里的云重一样完全推翻自己,故事就变得太积极了,《武侠》里并没有张丹枫那样积极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所以只有死去才能超脱他身上负压并且他没有能力改变掉的极端冷酷理性产生的罪孽,也就是那个“自己”。

刘金喜的戏份在群戏部分写得挺好,也是甄子丹演得最好的一次,人物复杂和单纯的双面性质都体现出来了,但因为主要思考都放在了男二身上,他身上的戏反而无法编织得太复杂。

电影到了徐百九拿到牌票开始,其实主要情节和设定上能玩的花头已经花完了。黔驴技穷下,刘金喜的剧情线索只好从他的源头开始找,而这个重新牵条线的戏路就打破了前半部分徐百九戏份中注重心理困局的闭塞情绪模式,变成了非常外放的情绪。而且刘金喜本身比徐百九内心更强大,靠自己的力量(也只能是靠拳脚),就可以完成自我的救赎。

这就是为什么前后部分的戏看起来完全不搭调的原因,其实这两条线索应当编得情节逻辑上更紧密一些,制造更多的事端,才能产生叠加起来共同产生的爆发力。现在来说,剧情线索中两位人物的发展其实是相对各自独立的,因此会显得故事很容易在最后崩离解析。这种情况在学生编剧中经常会出现。

但是,故事线索其实就这两条。对于编剧来说,要说圆满,填来填去也就这个腔调了(记得编剧当初是个新手来着)。比较雷的果然还是民歌,简直给人一种生搬一堆中国民俗给外国人看着玩的感觉。不过不管怎么样,取景超级棒,民俗大致也比较自然,完成度还是不错的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