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煮把米来换酒钱

来源:二三娱乐

煮把米来换酒钱

今天想跟大家来说说“吃”。

对于吃,我并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应该是属于吃货中的初级水平。什么叫做吃货的初级呢,就是爱吃、能吃、不挑师傅、不挑食材,只要好吃就可以。很久之前,我对某些对饮食极其挑剔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当时觉得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能吃饱不就可以了。

可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吃过的东西渐渐多起来后,自己的味蕾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挑剔了起来。

当然,这种所谓的挑剔也仅仅是对比之前的自己而言的。

(1)白粥+盐菜

如果让我选出自己最爱的食物,白粥配咸菜绝对是不二之选。在英国留学时,吃腻了外面餐馆和学校食堂油腻腻的饭菜后,有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我都是用白粥咸菜打的牙祭。

白粥呢有很多种做法,我最爱的是用隔夜的米饭加上清水,煮沸后制成粥。饭粒颗颗爆开,汤水晶莹剔透,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

再洗上两根新鲜的黄瓜,去皮,切成小块或切成细丝,加上少量盐和香油,清香清淡,作为佐粥小菜,是再适合不过的。

由于对这一口过分的热爱,久而久之,朋友们就会抱怨,今天实在不想吃煮白米和拌黄瓜了。

(2)炸酱面

我对于吃面有一种近乎于偏执的热爱。

初中时,母亲就曾惊愕的看我就着炸酱吃下了整整两斤挂面。“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呢,虽然再不复年轻时的荣光,但如果吃面,我总是可以多吃两碗的。

清水煮面,面熟之后,盛出,放入备好的冷水中。

锅中放油,加入葱姜,泛香后,倒出切好的五花肉翻炒,而后加入少量料酒、醋去腥,而后倒入豆瓣酱进行翻炒。炒香后,盛出备用。

黄瓜、胡萝卜切丝,提前煎好的鸡蛋切细条,备用。

在碗中盛入面条,加上黄瓜丝、胡萝卜丝和鸡蛋条,最后放入炸酱,拌均即可。

这味道,这酸爽!

3)酸菜油渣儿饺子

家乡有句俗语叫做:“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可见家乡人民对饺子的热爱。

饺子对北方人来说,似乎更是一种仪式而多于食物。逢年过节,家家饭桌上都必备的,便是饺子。而如果过年的时候,没有吃到饺子,则似乎年味也更淡了些。

我们家,吃饺子,一般从从大年三十那天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各种各样的食材经过加工过后,都可以被裹进那薄薄的面皮中,酸菜的、韭菜的、白菜猪肉的、羊肉的、牛肉的、茼蒿的、茄子的、鲅鱼的……。虽同为饺子,却味道各不相同,满足了家人对各种食材的喜爱。

外婆一般会在晚上,将饺子包好,第二天早上,我或者弟弟便开着车到外婆家,接外婆和外公回家吃饭,顺便带上外婆早已准备好的小巧饱满的饺子。母亲总说,过年过节,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上一顿饭,才有过节过年的气氛。

我和母亲钟爱酸菜馅的饺子,因此大年三十和初一,外婆都会准备酸菜油渣儿馅的饺子。

将酸菜用清水冲洗,而后使劲拧去水份儿,攥成菜团儿备用。

将提前备好的生猪油,直接放入锅中,等生猪油化成水油,脂肪被炸的酥脆后,捞出油炸儿备用。

将油渣儿切碎备用。

将酸菜切成馅。

锅中放入素油,油热后放入蒜沫、姜沫,炒香后放入油渣儿,翻炒后,关火放入酸菜馅,拌均静置即可。

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家长里短的聊着,很快一个个元宝形状的饺子便放满了案板。

家乡人对饺子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热爱。

家里来客人了,煮饺子。过节了,包饺子。结婚了,吃饺子。生娃了,也做饺子。

饺子,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人们庆祝生活喜悦的方式,更寄托了一份对未来生活越来越好的期盼。

(4)也谈谈酒

有了饺子,怎么能不说一说酒呢。家乡有句俗语,叫做:“饺子就酒,越来越有!”可我觉得,一口饺子,一口酒,实在没有什么美感,口感也并不好。不仅破坏了酒的醇香,也冲淡了饺子馅的香气。

辅酒的小菜,最好的就是炸花生米和炒咸菜了。一口香辣的白酒,加上几粒被炸的酥脆的花生米,那感觉,绝了。

我一个人的时候,是不喝酒的。一碰到聚会或是见到许久不见得伙伴,那少不得是要喝上一些的。

啤酒的解渴解饿、白酒的入口温润、红酒的酸涩绵长、伏特加的热辣刺激,每种酒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而我最爱的还是那白酒入口新辣略带甜味的惊喜,以及酒水流入胃后的温热舒爽。

家乡的酒文化很浓重,大事小情都需要喝上两杯。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丝轻微的酒依赖。老弟车的后备箱中,常年都备着自己爱喝的酒。因为喝酒这回事,更多时候看的是状态,随的是缘分。

比如许久不见的好久相见,虽然亲近,却也会有种距离感。这时候,如果斟上几杯白酒,喝上几口。

那天也聊的顺畅了,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了。仿佛这酒打开了每个人的心房,让那淡淡的一层隔阂不见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