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治通鉴》11|君是多大的官儿?

《资治通鉴》11|君是多大的官儿?

来源:二三娱乐

在《资治通鉴》第一卷中,“君”字出现了55次,其中,“君子”一词出现了4次,另外51个君字皆表示“国君”。

网络图片

在《资治通鉴》第二卷中,“君”字出现了93次,其中,“君子”一词出现了4次,“商君”一词出现了11次,“靖郭君”一词出现了11次,“孟尝君”一词出现了13次,“苏君”一词出现了5次。在苏秦的舍人说服张仪时,称呼苏秦为苏君,还称呼张仪为君。

君到底是多大的官儿?

一、《资治通鉴》中,君是多大的官儿?

公元前346年,“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公元前340年,“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公元前334年,齐国和魏国国君“徐州相王”。

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等“五国相王”。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公元前321年,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

公元前320年,“卫更贬号曰君”。

公元前311年,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

公元前305年,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

公元前298年,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曰孟尝君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公元前295年,赵主父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

公元前284年,燕王封乐毅为昌国君

燕国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降者无数。“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有爵位于蓟者百有馀人。”

由上可以看出,君的地位分为两个阶段:


公元前340年之前,君是指诸侯的国君,是诸侯的专用称呼。

公元前323年之后,君已经逐渐降格为一种拥有食邑的封号。

君子不器

二、君的含义

1、君字的本义

君,按甲骨文字形,上部是“尹”,以手执笔,表示治理;下部是“口”,表示发号施令。

君,可以表示识文断字、能说会道的文化人;

君,也可以表示治理国家、发号施令的管理者。

2、诸侯的专用称呼

《说文解字》:皇,大也。从自王。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

《尔雅》:帝,君也

《说文解字》:君,尊也发号。古文“君”字,象君坐形。

也就是说,皇、帝、王、君都可以表示君王、君主、国君、最高统治者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天子称王,王是天子的专用称呼,诸侯只好称君君是诸侯的专用称呼。

在“君臣”一词中,君保留了“最高统治者”的含义。

3、一种有食邑的封号

公元前340年,秦封卫鞅十五邑,号曰商君。这是一种全新的封赏形式

秦国实施的是郡县制,受封的人只能收取封地内的税赋,不再对封地拥有独立的统治权。

这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情况重演,采取的必要改革。

商君、武信君、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孟尝君、平原君、安阳君、昌国君以及“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都属于这种情况。公元前320年,卫国国君再次降低自己的称号到“君”,也是如此。

4、对人的一种尊称

《资治通鉴》: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莫能得秦柄,故激怒,使臣阴奉给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此处,舍人称张仪为君,是一种尊称,相当于“您”。同样,称呼苏秦为“苏君”,也是一种尊称

5、君子

君,既可以表示有地位的管理者,也可以表示有学问的人。

,本意是婴儿,引申为子女;周朝五等爵中,第四等为子爵;殷商王族的姓是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君子,本来是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才德出众、品行高尚的人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