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本女性

来源:二三娱乐

做女人难,但我觉得做日本的女性更难,相对于我国来说。

日本的女生在幼稚园的时候,便会在我的梦想一栏里写到,想成为新娘子。而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宝宝,还写的是想成为科学家,飞行员。。。经过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14人口动态统计,日本50岁男女的未婚率达到20.14%和10.61%,为什么日本人不婚族如此之多?我们还需深入的进行挖掘。

在日本,传统的观点中,女性只要结婚便推出职场生涯,专心负责照顾宝宝,而男性则负责赚钱养家。因此,导致女性中途辞职率比男性高出几倍。而为了减少人员流动费用,大多数企业便将女性作为临时工来雇佣,在15-34女性中,非正式员工从1987年的20%,上升到2012的47%。相比正式职工,她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并且也没有各种保险,成为日本底层社会中的贫困一族。在日本电视节目NHK女性的贫困中,清楚的描述了这一令人心痛的现象。

由于全家中只有父亲是赚钱的主力军,一旦这个顶梁柱生病或是倒下,家庭的经济来源便立刻消失,母亲为了养家,必须带着孩子外出打工。而且低收入的工资,根本难以满足他们在大城市中租房,以及一日三餐的费用。由此产生了许多网吧一族,她们将狭小的几平米的网吧当作临时住处来使用,网吧内还有热水器,投币式洗衣机等等,来满足这类人群的需要。

19岁的彩香和41岁的母亲及14岁的妹妹就在网吧里生活里整整2年半。为了贴补生活费用,彩香不得不辍学打工,她在一家便利店做收银,月薪是10万日元,相当于5000人民币。但是由于便利店不像我国一样,不管员工的吃住,所以光是付住宿费就要花掉将近6万日元。剩下来的钱。连填补肚子都不够用。每天彩香只能跟妹妹一起,吃一个面包,一天只能吃一餐,这种现象实在让人心酸。

如果在中国出现这样的报道,大概早就有大批的捐款进来,帮助这不幸的一家人。但是这对姐妹还是匿名出演,也无人会去关注她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缘故么,报道频发,却无法改变这对姐妹的不幸。就仿佛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群体一般,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问题绞尽脑汁,无法去顾及其他人。

40岁的伊藤先生,已经参加相亲活动不下400次了,今天他又照常去相亲聚会,结果仍然无一收获。因为日本女性婚后便辞职的特性,大部分的未婚女性都会将男士的年收入放在第一位。“因为考虑将来孩子的抚养费等等,不打算嫁给300万年收以下的人。”一位婚活的女性如实说道。伊腾先生的年收是280万元,但是在拣选对象的网站中,还是因300万元以上收入的条件被屏蔽出去,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婚活的女性们在严格的拣选对象。“我也想对方能够不再工作呆在家,但是考虑到现实问题,还是希望对方也可以一起工作。”伊藤无奈的说到,在东京300万元的年收,抚养孩子的确是比较困难。但这种局面,谁又能打破呢?

大概是因为种种缘故,日本人的结婚率逐年下降。政府只好进行各种辅助措施,收效仍微乎极微。最终只有从孩子入手,国家在幼儿园举办虚拟婚礼,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从孩子入手,加大她们对结婚的渴望。

比如婚后的日本女性,对于我们这类坐办公室的白领来说,一个日本主妇一天的活动比上班还辛苦。曾经有这么一个短片,母亲起床,要给孩子穿衣服,做早餐,准备书包,还有中午的便当,这一切都要在短短的10分钟内完成。送完孩子上学,还需要整理房间,收拾衣服,拖地扫地,出门买菜。这么说大概有些不妥,但大部分日本的家里比中国国内更整洁。著名综艺伦敦之心,曾突击过女明星的房间。里面每个角落都干净整洁,各样东西分门别类,就像宾馆一样井井有条。当然,日本也是两极分化,也有东西扔的到处都是的垃圾房间。因为太过杂乱,里面的住家不得不过个半年就搬家。但总体来说,一个日本太太还是十分辛苦的。曾经有一个中国人嫁给日本人,做便当就按照你们的做法做就好了。结果中国的太太真的做了中国式便当,一边是白米饭,一边是菜装的满满的。令日本丈夫的同事大开眼界。而日本太太做便当真的十分手巧,比如白米饭上巧妙的摆设上海苔剪成的图案,用小西红柿做小鼻子,再加上肉团做小铃铛,一个多啦A梦的便当就做好了。做工精细,让人都舍不得下口。

综上所述,日本女性的确是依靠着男性生存,但也有一句话,男性是在社会上有地位,而女性则是在家庭中说了算。对于只有晚上才回来,对家务事都甩手,还时不时醉酒发酒疯的老公,大概的确是让人看了心烦。就算偶尔想带孩子,去商场逛街什么的,买的也都是不适合孩子穿的衣服。就算做饭,也不知道什么能吃不能吃,菜的口味不能过重,也没有注意孩子的营养。这些大概都让日本太太心生不满。

这样一来,可以说,日本的女生,在小时候是靠着父母生存,长大后靠着自己的力量考入学校,但这些有用的技能,只要在她们结婚后也都抛到脑后了,她们的后半生便依靠着自己的丈夫生存,为丈夫抚养儿女成了第一要务。

这么一看,日本女性真的过着艰难的生活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