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手大英博物馆版的世界简史时,犹如初遇一盘美味佳肴,又如逢见一个气味相投的知己,更如收纳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欣喜.....
那种发现一本心爱好书的喜悦和自豪感,丝毫不亚于恋爱中产生的多巴胺情愫。不舍得一口气读完,读时完全沉浸其中,看到于此书有关的物品不经意联想书中细节。
自此我也算是开启了我的一个新认知,原来我除了喜欢读言情小说外,这种有深度、有广度、各种度的书我也是喜爱的,我不单单是一个只会沉浸在情爱小说的“俗人”了。
以往看小说只求快,遇到一本情节、文笔俱佳的更甚,想快些知道后面的故事。现在想来,除了少部分现在还能记得大纲的外,大部分书除了阅读带来的快感,脑海里连渣都不剩了,是不是真的好吃的都是垃圾食品呢?这本书给了我否定的答案。
我是2017年初在kindle APP上收获这本书的,当时是新用户注册免费送,选到了这本,再一次证明花车里也是可以挑到对味的衣服的!
不过遗憾和羞愧的是,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进度条君才显示到85%的位置,因换手机,android里不提供Kindle APP下载服务,导致当时进度条君一直停留在30%左右,一度我曾认为我是无法读完这本巨作了,好在iphone 8给我了重新开始、旧情复燃的契机。犹如当初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之时,也曾一度认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馆长语言诙谐幽默,以公正、批判、专业的角度讲述每件物品的今世前身,一件用来捕猎砍砸的石头或手斧能轻易把你带进远古石器时代、感受人类早期的智慧;一件元朝时代的举世闻名的青花瓷让你自豪中国瓷器技术外,也为当时的贸易和多元文化、宗教融合而感叹,原来汉族人烧制的精美瓷瓶上的钴蓝色釉料必须进口自现在的两伊地区,就是你印象中地中海风格的蓝、穆斯林教堂中的蓝,青花瓷是典型的全球化产物的代表。
而航海技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剥削、镇压。西班牙人在黄金的诱惑下来到美洲,发现的却是银矿,加勒比海盗里的八里尔银币由此而来,为了开采银矿,当地土著被奴役、压迫,甚至几乎因传染病而灭绝,因西班牙人带来的病菌,土著无法产生免疫力、也没有医疗条件,只能等来死亡。
“爵士乐的真正精神是一种愉快的反抗、反抗惯例、习俗、权威、平庸乃至伤痛——反对限制人的灵魂,反对一切阻碍灵魂自由翱翔之物”。来自西非的阿坎鼓承载了非洲奴隶对于故乡的眷恋、对自由的向往,在沉重奴役之下,唯有音乐才能缓解痛苦,唯有音乐才能唤醒希望之心。
之所以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能到处发展殖民地,得益于欧洲科学发展的源头—古希腊,那个盛产哲人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形成统一霸权,各城邦的思想都比较活跃,形成了自由讨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比较像我们中国的春秋时代,只不过古希腊人偏重于理性哲学、唯物主义思考方向,而我们的诸子百家偏重于内心的思考、人的思考。直至今日,欧美人仍以技术见长,中国人仍以”宫斗”见长。
文中很多文物展现了世界各地宗教的发展和演变,尤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发展和冲突为最,奈何我对于宗教的发展和意义知之甚少,我们是一个没有多大宗教信仰的国家,从小的教育里没有人告诉我就算弃之生命仍要保存的信仰是什么?宗教历来是政治产物,古罗马时期的教皇位同皇帝,自今各大主教也依旧权力滔天,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就讲述了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揭露从1976年来的近90个教堂神父对孩子的性侵,如果信仰最终成了罪恶、肮脏的保护伞,上帝是否该反思对于权力的控制?
而中世纪前伊斯兰人对基督徒的摧毁,带来了长达5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如果不是文艺复兴的兴起、航海技术的突飞猛进,欧洲只怕早就沦陷在伊斯兰文化下,就连本·拉登生前也一直认为,美国人的反恐战争是针对伊斯兰的一个新的十字军征讨,仇恨和战争的种子早就埋下,中东何时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和振动远不止于此,奈何才疏学浅,许多萦绕在脑中的想法,却无从下笔......
珍藏吧,等将来儿子识文辨字的时候,由他来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