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小姐和油条先生的爱情
你是“油条先生”,我是“豆浆小姐”,我们的名字来自林俊杰的一首歌《豆浆油条》,豆浆离不开油条,油条只有配着豆浆一起吃下去味道才刚刚好。
你失恋的第8个月,我单身的第25个年头,我们相遇。
你本着对父母的交代,我本着再试一试的心态,在两个人对爱情最失望的时刻,从尴尬的微信文字,到侃侃而谈的语音聊天,历时两个月,彼此冒着风险宣布在一起。
交往后你说,曾一度走不出失恋的阴影,虽未曾有过自杀的倾向,但面对生活、面对爱情的乐观态度渐渐消失,身边亲人关心的话语充斥耳边,却总是走不进心里。
我说,那个时候遇见了N个渣男,看着周遭朋友恋爱甜蜜,心里难免失落,自问,可能我是招“渣男”体,摆脱不了心里障碍,只能把一切化作勤奋学习的动力。
我们在彼此状态最不佳的时候遇见双方,谁也不曾想,6月24日那晚你得到“前女友年底结婚”的消息”,刺激之下选择表白,我也稀里糊涂接受。
3个月已过,至今我们关系亲密,期间发生过各种矛盾,历经着异地恋的折磨,你总说,对不起我,有愧于我,以后会加倍对我好。我每次都不说话,毕竟未来的日子谁也不能保证。不过听到那些话,心里仍旧存着一份甜蜜。
你感性,我理性。女生必备的一个月几次“发作”的日子。单身的时候,读一本忧伤的书,脸颊上滑过几滴眼泪,以此度过。如今恋爱了,所有情绪的输出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你成为无条件接受我各种“无理取闹”的最佳人选。拿着电话,开启免提,大声向对方呵斥“你就不知道说几句安慰体己的话,你就那么忙呀,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你到底心里有没有我”,你每次都很无语,不知怎样“狡辩”,总是无奈地说“能别闹了吗,我每天这么累,还要面对你各种情绪”,不过每次都以你说“对不起”结束。
像大多数异地恋情侣一样,对着电话争吵,开着视频说“我想你”,但我们始终坚信着,异地恋,熬过去就是一辈子。
平均一个月两次“争吵”,平均一个月一次“对着屏幕流眼泪”,平均每天都要说好几遍“我好想你”。
平素你叫我“丫头”,你说,要永远保护我,就像是骑士守护公主一样。我对你的称呼时刻在变化,从最初淘宝专属服务“亲”,到些许不适应的“亲爱的”,到今天的“老刘同志”,我喜欢在生气的时候叫你“王八蛋”,更愿意在开心地时候叫你“欧巴”。
每次我没事找事,丢一句“你还想找哪个小姑娘呀,啊,瞧把你能的”,你总是怼我一句“有你一个就够够的了”。这话听起来相当甜。
国庆回家,在石家庄转车,车次莫名其妙来了个“晚点未定”,气的我直跺脚,后面的车次基本没坐,换乘无果,无奈只能蹲在拥挤的候车室,疲惫不堪的我毫无形象可言张着嘴呼呼大睡,等车4个小时过后,你电话打来,说一会接一下外卖,你做爱吃的。嗯,我想应该是榴莲披萨。热腾腾的外卖香气充斥着这个烟味十足的小候车室。
那一刻,心里暖暖的。
你不善言辞,对我夸赞最多就是“挺好的”“你这么懂事呀”。我心想,你个大笨嘴。
起初我迷恋你的声音,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你发来的语音我可以反复听上几遍。字正腔圆,磁性十足。当然你迷恋我的美色同样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哈哈。我们有着同样大大的苹果肌,每次笑到不能自已时,总要提醒对方一句,等我一下,笑得脸有点酸痛。
我用微博记录着生活的小感动,哪怕只是一段简单的三两句对话。我担心有一天时光的橡皮擦会把那些美好抹掉,所以,偷偷地,不以秀恩爱的方式炫耀着。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这朵花的孕育过程些许艰难。对于爱情的解释,更加欣赏舒婷《致橡树》中的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始终相信喜欢是相互的,相处是平等的,陪伴是终身的。
女生在任何时刻,哪怕是所有人都催促着你谈婚论嫁,忙着到处相亲,亦或是碰到各色人马的“渣男”,哭过之后,依然选择相信爱情,与相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油条先生和豆浆小姐的爱情故事继续着,重复着每对普通情侣都会遇到的问题,可无论是距离障碍,还是物质障碍,只要心彼此相依,终有一天开花结果。
最后送一句来自大张伟的毒鸡汤“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