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两天时间读完了《有钱人和你想得不一样》,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细细想来,书中表达的很多观点在之前读到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赚钱也是一种能力,就像学英语、踢足球一样,经过系统的学习,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快。这本书就是把有钱人的很多特质做了详细的总结,我把感触颇深的几点写下来。
作者在开篇就提到了财富蓝图:你的生意有多成功,完全受到你的财富蓝图的影响;如果你的财富蓝图把年收入设定为十万美元,那么你的事业就会给你这样的结果。其实这就是猫老师之前提到的Z点状态。当你一直怀有Z点的状态去做事,你就更可能做成。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就是如此,一旦你全心全意付出,宇宙都会来帮助你。
书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些人(在金钱方面态度)却与父母的方式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简单讲,这完全跟你有多生他们的气有关。”有些人因为怨恨父母,会想着赚很多钱砸到父母跟前。而事实是,这些人越有钱,就越满怀怨气。作者说,如果你的动力来源不是正面的,那么你的钱也永远不会带给你快乐。猫老师也将,越抱怨什么,就越容易得到什么。
书中受用的一点是,作者鼓励大家拿出月收入的10%存入财富自由账户,这笔钱只能用来投资和创造被动收入。记得知乎上一个女孩子在读高中时,父母为她买了两万元的浦发银行的股票,要求她八年之内不能卖出。后来她在面试美国大学的时候把这段经历做了个人陈述,陈述完就被告知被录取。后来她去学校,参与面试的professor告诉她:“I still remember your long-term investment”。
作为生活在电商时代的年轻人,把每个月收入的10%攒下来做固定投资并不容易。我知道一些朋友是月光族,月收入大多在偿还上个月的信用卡支出。但是当我们在每次发工资后都把10%的收入稳稳地放进这个账户中,就会慢慢培养起管理金钱的意识,日积月累,在心里层面就不会感觉到缺钱。也许你会抱怨10%的收入并不多,但是你要考虑到个人收入一直在提升,当你学会管理了小钱,还会担心未来管理大钱吗?
作者还建议每个月拿出10%收入,挑一些可以让你觉得自己很有钱的方式,把它花光。我还记得大学时专业课老师讲的一个故事,当时学生们要做高档男装的论文,他就带着这几个学生去上海最贵的奢侈品店。这些孩子很是胆怯,没胆量进这些店。老师说:“你们连最贵最好的衣服都没见过,怎么好意思写高档服装的研究”。几个学生在怂恿下进到店里,尾随着老师去一件件地抚摸面料,还试穿了上万块的西服和衬衫。这些学生在多年后还在感激这位老师。那次经历一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奢侈品服装的感觉,这比读多少书都要有用。每个月花10%的收入去体验有钱人的生活,绝对比读财富杂志上理财课程学到得多。
前些天回家,看到同龄朋友都陆续有了稳定的个人事业,有搞农作物种植,有做装修的,他们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但都在朝着财富自由的路上迈进。这是很多接受良好教育,依然在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应该学习和反思的地方。事实上,这些不太被太多人重视的“个人事业”是最容易孕育出有钱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