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的地方 ——致2016

来源:二三娱乐

2016过去,我很怀念它。

在这一年,被天上的馅饼砸中过几次,被重重摔在地上几次。

其实一直是个不太自信的人。2016年,我终于敢正视自己的不自信,把每一次试错当作是提高自信的尝试。正如罗振宇在“逻辑思维”2016年度总结中写道:“通过激发自己对世界的兴趣,来建立一种更积极、更自律、更向上的生活方式;通过更广泛的知识收集,和更有效率的认知升级,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满更多的矛盾、多元和可能性。但愿我们的2017都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篇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的地方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说,“我们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当回事了。”而事实是,世界正在发生分裂,飞速脱离我们的固有认知,我们过度相信的经验变得不再可靠,而我们曾经视而不见的隐隐光华,却在黑暗悠长的隧道里,寻找到一束光,从尘埃里开出了花。

2016,是工作第十个年头。十年,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尝遍。外人对小学老师普遍都有误解,认为我们工作稳定、寒暑假息个够,简直爽歪歪。甚至网上一些大V都以为我们可以靠一本教案重复几十年。事实远非如此。教育,这简单的两个字,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增添了更多的期许和意义。新时代家长的重望、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儿童自主意识激增、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需要让我们疲于奔命。那是什么让我们坚守“教师”这一称谓?在工作的第十年,答案突然明晰。

8月份遇到一个不算大不算小的危机,一时被伤心、害怕、委屈等情绪笼罩,被困很久。所幸,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书后明白问题的根源出在自己身上,便不再纠结负面情绪,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让自己主动或被动去记忆,积累,记录,输入、输出。渐感充实。

30+的年纪,班主任和母亲的双重身份已经让我疲于奔命,很少有闲暇时间。高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人更容易迷惘,就像没有支点。到哪里寻找支点?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完善,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阅读能力=想解决周遭问题的欲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我想提高自信,我想有思考能力,我更想有解决周遭问题的能力。那么,去学习——把碎片化时间集中起来,带着一种意识去学习,即使失败又如何?每一次体验都会让自己或主动或被动去学习,从而拓宽职业宽度,这本身就是成长,就是财富。

坐拥豪华车市场冠军十年的宝马2016年被奔驰赶下了铁王座。自从2009年首席设计师克里斯•班戈离开宝马,之后宝马一成不变的外型设计几乎已经预告了今天的结局。没有永远的赢家,但拒绝改变,只会输得更快。年过三十,我才肯去思索为什么。其实是,我自卑,脆弱,迷茫,只好拿任性来与现实对抗,我错把任性,当作了自我。所幸,我看到了那份自卑和迷茫,不再掩饰,而是用学习去弥补。感谢这十年流过的每一滴泪和汗水,它们变成了我继续行走的铠甲,让我不再害怕未知,让我勇于前行。

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曾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当你觉得自己曾经安逸的生活已经彻底被撕裂了,那或许意味着上帝打算在你的身上打下一束光。2017年,让这束光照耀我们远方的路。



篇二:抬头仰望心空,低头脚踏实地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利、自大的心理历程。

——题记

班主任是全世界最小的“主任”,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主任”。每个班级里50多个孩子,有时像50多颗不定时“炸弹”,有时又像50多颗善良的水晶。每年我们和学生相处的时间甚至会大于我们和自己孩子相处的,我们教育学生时说的话会远多于对自己孩子的。对于“班主任”这个角色,我们不但要抬头仰望星空——不忘教育的初心,还要低头脚踏实地——用每一分爱和真诚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守望他们的童年。

期末复习阶段,整个人处于炸毛阶段。学生们每天奋笔疾书,老师们何尝不是呢?披卷、讲卷、交各种材料……有时真想把自己复制二十份,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一个晚自习,我正在给学生复习功课,孩子们也很配合。可是,一个不和谐的身影让疲惫的我突然火冒三丈。小A正在开心地折着纸飞机,完全不顾那么卖力的我和其他投入的同学们。我一把夺过他手里的纸飞机,质问道:“你这是干什么?你觉得这样很开心吗?”小A不说话,眼巴巴地看着纸飞机,我更加火了:“为什么老师讲重点你不听?最近你的状态是不是太放松了,只知道玩?”小A的眼泪掉下来,我不再理他,继续为学生复习。

下课后,小A来找我,眼泪汪汪地对我说:“钱老师,看来给你的礼物要明天才能送给你了。”什么?那个纸飞机?“我本来想做个纸飞机给你做礼物,可是被你没收了,我明天重新做一个更好的亲手送给你!”听了小A这样讲,我又羞愧又感动,我都干的什么事啊?小A的心如水晶般纯净,我没有保护好,反而伤害了他……小A不仅没有和我生气,反而继续用水晶般的心灵待我。有这样的学生,是做老师的福气。

我们教给孩子知识,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带成长的节奏。或早或晚,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能奏响独特的音符。这个过程中,谈不上谁付出和牺牲,更没有谁可以居功。在相互的造就中,教师和孩子实现了各自的成长、完善和超越。爱的本质,其实是为了另一个人,而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

好的教育,应该是教师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我们今天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那是我们无法选择和决定的。学着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不完美,把能量用在建设性的学习和成长上,而不是消耗在自责和懊悔中,才可能获得成长的力量,才更有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片成长的沃土。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利、自大的心理历程。

亲爱的孩子,谢谢你们!



篇三:寄语2017——依然相信爱,依然热泪盈眶

2016年被重重摔在地上几次又怎样?——2017年,依然倔强地相信爱。

自我是一切的根源,做一个入世又笨拙的大人,但始终执拗,激情万丈。我的2017年会因此而不同。

就像食指的诗中写道: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吵、道歉、伤心、斤斤计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一切稍纵即逝。”借作家马克•吐温的话送给2017年的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都不可辜负。让我们努力守护好自己的初心,珍惜当下,用心去爱,做最好的自己。

2016,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你,感谢遇见的每一份爱。

2017,让我们继续携爱同行,守望相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