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靠谱”多重要

来源:二三娱乐

所谓“靠谱”,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当初看见这句话,除了惊讶其工整的排比,也不自觉地以这句话为标杆审视自己。然后赫然发现,“靠谱”这件事和我压根就没关系。

事例一,“凡事不交代”。工作进度不汇报,项目安排不跟进,换句话说就是“事来了不推,但也不主动找事”。这不是什么好习惯,工1作上更甚,不说增加了工作伙伴的负担,也给自己的职场进阶带来麻烦,毕竟升职从来不之看专业能力,还有态度与责任感。

小时候有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原因不是这件事多有意义,也不是取得了多瞩目的成绩,而是同学的愤怒。

记忆里那条老街坑洼不平,夏日里树影婆娑,夜晚随处可见疯狂叫卖的小贩,我的小学和初中就在这里度过。

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办了个图书馆,十几块钱可以换来一整年的愉快时光。缠着爸妈办了张借书证后,这里成了我和小伙伴最常去的地方。

有本书很吸引人(书名忘记了),在全班传阅。等啊等,终于到我朋友手里。说好的,她看完后我直接转借,这件期盼许久的事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

那天爸妈上班后,我在家里偷偷摸摸看电视。可能剧情太过精彩,看的我居然忘掉了时间。眼看着约定的时间要到了,我还沉浸在剧情里没出来。后来一狠心,“算了不去了,时间长了她看我没过去应该会自己走掉”,然后又掉进剧情的陷阱里。

周一碰见了,我见到一张愤怒的脸。“我等了一个多小时,你知不知道”。“没办法,我等不下去最后走了”。我只能一遍遍说“对不起,我给忘了。这周吧,这周我一定准时到”。同学很无奈,“行,这周。再不来,我就直接还掉。”谁知那个周六我又故技重演,作为惩罚,同学果断将书还掉不再等我。

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但不靠谱的特点也照样看得出来。答应的事做不到,交代一声是最基本的准则。在那个手机还没普及的年代,“交代一声”做不到可以被原谅,但现如今这种做法是如何也无法被谅解,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

事例二,“件件无着落”。有次项目完成,我打了个包发出去让同事试用,然后我就直接去了卫生间。刚出来,就被同事叫了过去,“你看连错网的话应用直接卡死了”~这个同事在之前的一个项目里将我说哭过。我一脸懵逼,“说的是只能连外网,你为啥要连内网啊”。同事接着说,“是只能连外网,但内网也得不能直接项目卡死啊,主界面不做耗时操作是安卓里的基本要求吧”,我脸涨的通红,悻悻然改代码去了。同事好像还没说完,但又怕向上次一样伤害我,硬生生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但同事可能还是觉得不吐不快,几分钟后又过来,“有的话我还是得说,作为一个成熟的开发者,刚才那个问题是基本常识,根本不应该犯”。他说完了,爽快了,而我项目里也确实出了问题,压根没法反驳,只能闷头继续调试。几分钟后,原因找到了,是原代码的问题,与我之后改的无关。

我找到同事说明了原因,但并没有就刚才他的指责与他理论。不理论不代表我承认他的观点,只是觉得同一个没搞清原因就随意指责的人理论不值当。此后好长时间,我都保持这个看法,从没觉得自己有错。

直到最近,脑子里那根固执的弦开始松动,开始明白同事其实想说“工作上应该靠谱,提交的项目应该保证起码的稳定”。道理是好道理,但气头上的我听不进去,还觉得同事又故意找茬。平静了,才明白同事对我的好,心里也生出丝丝感激。是不是好多人也和我一样,内心骄傲而敏感,受不了所谓的指责,即使他人只是说话声音大了点儿。经历这种事多了,心态也锻炼的越发泰然,慢慢将目光锁定在他人表达的问题,至于语气态度就变得越发次要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以最大的恶意忖度别人,不乱想瞎想,内心反而获得了难得的平静,不似从前的焦躁不安。

那天偶然打开爱艺奇,看到罗振宇又出了新节目,名字叫《知识就是力量》。罗胖的嘴皮子很溜,再加上博览群书,道理通常讲的让人心悦诚服。有一期主题是这样~“怎样重新获得别人的信任”。

节目里提到一种现象,有的人只要做错了事,大家立刻就不原谅他了,不管道歉、解释、赔偿都没有用,只会越描越黑。而另一些人即便做错了事,大家会觉得他是无心的,拍拍脑袋就过去了。

这两种人的区别在于一种叫“特殊信用”的东西。“特殊信用”是说,你平常做事靠谱,大家都看在眼里。即使偶然失误了,大家也不会放在心上。更通俗的说法是,你平常攒够了人品。

攒人品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领导力、保持行为的逻辑一致性和悼词美德。

领导力,是指带着一群人取得了几次成功,在这群人里树立了威信,大家自然也就相信你。

领导力可能不是想有就有的,但“保持行为逻辑的一致性”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只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比如说过的事尽量做的,接受的任务不敷衍了事而尽力做到最好等等等等。近期很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的主人公的行事风格,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即便被皇后娘娘罚去洗马桶,也想方设法去掉马桶里的骚味。这种靠谱的行事风格,赢得绣坊管事和皇后娘娘的信任也是难怪。

最后“悼词美德”,是说假如自己已经去世了,追悼会上回顾你的一生,朋友家人能想起的一切美好。既然去世,生前那些用于谋生的技能都不再重要,在后世还有价值的,是你的美德品格。你希望大家记得什么,你就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和“保持逻辑行为一致性”有点儿像。

上述三种方式,罗振宇一句话做了总结,“做值得信任的事,并且尽快让他人直到你值得信任”。

反观自己,生活里不信守承诺,工作上漏洞百出,怎么样都不算靠谱。庆幸我还年轻,重新来过也不是难事,加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