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那种细微的感受

来源:二三娱乐
那种细微的感受

看了很多写手的作品,其中基础好的不下三五十个,可就是缺了那么一点细微的个性的感受。说来话长,我觉得写作意识,或者审美意识(又是老生常谈了,哈),稍稍改变一点点,半个台阶就上去了。怎么做,我谈得够多了,不想在此重复。

我想,可能根本原因,还是写手们比较浮躁,舍不得耐下性子,花半年时间打造一下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不过,舍就是得,半年时间的付出获得提升,总好过十年如一日的原地踏步啊。


那种细微的感受

附:

初学者有的可以三天上一个台阶,有的一年甚至更长才行,差别不在于天分,而在于每一次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想着为的是掌握,而不是摘抄,假装很认真,其实没有认真,阅读是练笔,并非仅仅是阅读(阅读时候始终这样想,就是练笔:如果是我,会简单化写,而大作家是这样写的,我也可以这么做)。而写任何东西都是实战,不是凑数字凑日更,初学者往往当成了练笔,这就错位了,永远慢好几拍。我常听到某些导师说,写到一百万字水平就上去了,我不知道世上有什么事情是仅仅重复劳动就可以,即便是做饭,也需要吸收别人的厨艺,而且是投入地吸收,何况是写作这种精神劳动,靠死磕就可以?食堂大厨手艺差的太多了,因为他不用心,只是麻木地烧菜煮菜。自己摸索窍门如同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琢磨飞机大炮,确定自己可以活几千年岁?

二十岁成名的作家并不罕见,年纪并非大了就会好,原地踏步六十岁也不会好。

写作三年却毫无特色,那么是不适合写作的。没有一个较好的视野,较多的阅读量,较好的审美意识,较为完备的文学观念,也是不行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