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贺龙的风云际会
据考证,贺龙19岁时,因打抱不平与桑植县衙门领班陈小涛打官司。
陈仗着自己在县衙做事,随意勒索百姓,他的两个儿子更是称霸乡里,无恶不做。经常骑着大马在街上横冲直撞,不管行人,菜摊,杂货摊,撞翻了就撞翻了,还嫌你挡了他们的道,迫于淫威,乡民只得自认倒霉。
这天,骑马撞到了贺龙门前,贺龙年轻气盛,早就看不惯这一对混混,便拖了根棍子出来。站在门口说“有胆子,你来撞我!"。两个混混平时横行惯了,以为贺龙也一样好欺负,勒起马头就踏过去,结果被贺龙一棍子打下马来,结结实实一顿好打。
旁边的看热闹的乡民,对这对混世魔王积怨已久,呼啦啊冲上来一群人,这对混混见势不妙,赶紧跑了。回去后就到县衙告了贺龙一状。
不少人为贺龙担心起来。第二天,衙门来人传话,要贺龙到衙门问话。
入衙门,贺龙见衙门问案好威风,如果一跪下去,怕是要夹棍,挨板子。贺龙胆子大,对刘镜渊法官(我外祖父)说,“陈小涛的两个儿子故意撞的我,还踩烂了好多东西,没有赔我,反而恶人先告状”。
外祖父平日就很对陈的两个儿子恶行早有耳闻,很是不满。于是命人找乡民问询当日及往日情况,签字画押,作为证词,并问清缘由,确实是陈家两个儿子横行在先,撞伤乡民,踩烂物品,乡民怨声载道, 实属罪大恶极。外祖父当庭判贺龙无罪,陈家儿子收监问罪。
为此,贺龙觉得我外祖父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后来不久,贺龙找到我外祖父,劝其一道在他手下打土豪救穷人。外祖父以孝道为先未同意。
1934年11月7日,红军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领导下统一行动,向湘西的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大庸等地挺进占领湘西永顺县城,随之在永顺县城以北的龙家寨打垮湘西军阀陈渠珍三个旅,俘敌2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一胜利是红三军离开湘鄂西根据地和红六军团西征以来,扭转困难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形成和发展湘鄂川黔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26日,遵照中共中央电示,在大庸(现湖南张家界市,距离桑植50公里)建立以任弼时为书记的中共湘鄂川黔临时省委,以贺龙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治委员的湘鄂川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由贺龙任主席,夏曦、朱长清任副主席。
12月10日,省委机关迁至永顺县塔卧镇。贺龙在桑植再次找到我外祖父,请他参加革命,一起为解放全中国出力。外祖父与贺龙相谈,最后回应,“笔墨也可仗天涯”。哥承蒙厚爱,实在不愿再为官。外祖父认为,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不久,我外祖父厌倦了宦海浮沉,弃官不做,回到家中。
清水江 千年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