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反暴力|我不是怕老婆,是尊重女人

来源:二三娱乐
lawbook律疏网

今年实施的反家暴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尽管学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在笔者看来该部法律的实施是利远大于弊的。今天,笔者且从自己浅薄的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来谈谈自己对家庭暴力以及反家暴法的看法,聊供各位看官赏阅!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或是在乡镇一级,家庭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家不用走太远,仔细看看身边的朋友,就可能会有家庭暴力的存在。笔者来自一个来自中部地区的小镇,因长期在外求学,回去的时间不多。

可每次回家,在县级的客车上,总是能听到人们关于家庭暴力的讨论,很多情况是男性殴打女性,最终很多女性因孩子的缘故选择了忍耐。除非实在无法忍受,才无奈选择离婚,在此之前离家出走的可能性更大。

农村或小镇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广大农村地区的某些陋习或多或少地存在,且男权思想很是严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古已有之。再看看在法院起诉的离婚案件,多少均与暴力有一定的关系,甚至一部分案件就是因为家庭暴力而引起离婚的。

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家庭暴力作为对人身权利的一种侵害,反家暴法的出台意义重大。尽管我们处在一个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但还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存在,既然反家暴法的出台,那么说明家庭暴力这一情形不容小觑。若不是这一情形具有普遍性、危害性,想来也无写进法律的必要,靠道德调解就好。

在笔者看来家庭暴力可分为热暴力和冷暴力。热暴力一般指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肢体冲突的暴力,冷暴力是指都人的精神和意志进行催残的暴力。

无论哪种家庭暴力对家庭关系的和睦来说均是一种严重打击,在文明时代,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野蛮手段让人感到有些不耻。

一代武学宗师叶问武艺何等高强,却落下个怕老婆的名声,后来有人采访叶问时提出这一尖锐的问题,大师用他智慧的回答征服了全场:我不是怕老婆,是尊重女人。是啊,这是多么有哲理的话语,可惜许多人悟不透。

说到这里又让笔者想起了天龙八部中的谭公谭婆,两夫妻也甚是有意思,相吵相闹这么多年,每次总是谭婆占得上风,在大家的印象中谭公甚是窝囊,后有高人指出:谭公的每次忍让均是出于爱,实力不如对方被打不还手尚且不易,何况谭公的武功是高于谭婆的,但谭公每次均是被谭婆打,可见谭公对谭婆的爱及对女人的尊重。

前辈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能用良好的风俗习惯及伦理道德来约束夫妻间的感情自然是最好。但道德的标准是高于法律的,有时人们也难以做到和遵守,因此,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家暴行为,反家暴法应运而生。按常理来说,公权力本不应介入家庭成员间的私权力,但因家庭暴力的高发性、普遍性以及不可避免性,公权力的介入是为了更好去保护私人权利,这也是无奈之举。下面从两个方面说说反家暴法的亮点。

这次反家暴法的出台,为长期受家庭暴力困扰的受害人带来了福音,其中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实行,为受害人的利益受到保护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发生家庭暴力,一般受害群体是妇女、老人和小孩。这些群体相对都是弱势群体,正因为是弱势群体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对妇女一般是夫妻之间的暴力,有的夫妻一言不和便是拳脚相加;对老人主要是不孝顺冷暴力的问题,以致于常回家看看也写入了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老人精神上的关怀远大于钞票或银行卡冰冷数字的魅力,以前有望夫石的传说,现在满是倚在门槛望子归的空巢老人;对小孩主要是虎爸狼妈式的教育,亦或是老一套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是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的言论,这会让小孩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去年发生的南京虐童案就是最好的说明。

以前就有新闻报道,有虎爸让3岁的儿子光着膀子在雪地进行锻炼,还有一对夫妻带着4岁左右的女儿徒步从四川入藏,尚且不评论这些行为人性化与否,但这些行为可能会构成家庭暴力,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有这样思想或想法的人比比皆是不在少数,因此对这些行为更需要法律上的规范,也更需更好的告知和宣传教育。

人身安全保护令能很好去解决家庭暴力这个问题,但人身保护令的如何去落实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仅是交给基层法院,基层恐怕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只能选择一些有典型特点的问题予以应对。

临时庇护场所亦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因为家庭暴力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成见难以一时消除,此时就需要双方短暂的分开以达到冷却事态的效果,临时庇护所就可成为这样一个缓冲的场地。

有一件小时候发生的事情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奶奶的一位好友被其丈夫用大棒追着跑到笔者家,并躲在笔者的地下室不敢出来,后来是在奶奶的极力劝解下才化解此次纠纷。

笔者认为可在临时庇护所提供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教育,亦或是提供一些化解家庭纠纷的方法,当然首先要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还可以将临时庇护所变成一个协调矛盾的地方,此时可以充分利用有工作经验的居委会“大妈”做做双方的工作,或是如湖南电视台“和事佬”这样具有极大调停能力的主持人参与进来,力图将双方的心结打开,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但临时庇护所毕竟只是一个临时的地方,不能作为一方长期居住的场所,一来这会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二来长时间的逃避也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临时庇护所进行庇护需要设置一定的条件和门槛。

当然,法治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庆幸的是我们一直在路上,反家暴法的实施让妇女、儿童、老人站起来了,但在实践的过程还可能存在很多家庭暴力行为,既然问题出现了,我们需积极应对,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