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时间都是管理出来的

来源:二三娱乐
时间都是管理出来的

鲁迅有三句关于时间的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这三句名言都说明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十分珍惜和利用时间的。都是靠挤,靠合理利用,靠科学调剂,一点也不浪费时间。而且理解深透,浅白易懂!

又看到一个利用午睡时间的小窍门,发人深省:

在小憩之前,可以先喝上一小杯咖啡。因为咖啡因只会在半小时之后发挥作用,所以它既不会妨碍入睡,又能够像一个体内的天然闹钟一样在短时间内唤醒你,让你在睡醒后迅速恢复清醒的头脑,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这看似与鲁迅的充分利用时间和时间对他的重要性毫不相干,实际上也是在充分利用时间。利用时间也包括休息时间,而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有效率的工作。

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一个成功者和高效工作者,都具有长期养成的严格的时间管理观念。每天他们都会利用晚上躺在床上的时间,来简单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哪些做完了,哪些没做完,理出头绪,把第二天的工作按照重要、次要、不重要三个选项逐一安排好。

第二天早晨起床里,把工作再重温一下。上班以后,快速投入工作,把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干最重要的事。而后,再干其它的事。

会不会管理时间,是一个人工作效率高低的分水岭!

时间都是管理出来的

以例为证!

曾经,我在收拾整理个人笔记的时候,发现2010年在上海工作最后一个半月时间,我要完成的18项重要工作。要知道,当时完成一项重大要工作也需要一周时间,而我在如此密集的时候,估计两天就得完成一个——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我理理头绪,理清了下面的思路:

先把工作按时间顺利排列,再按照重要、次要、例行排列。先把最重要需要自己亲自去干的拿出来,再把能够委托的工作拎出来分下去,把最后需要把关定向的规定标准和时间。白天有时间白天干,也有的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

这样白天我干工作,研究工作,晚上检查工作,推进工作。

日常的工作照干,大型的任务照去,重要的会照开,临时性任务一样抽身下去指导。

最后圆满的完成任务,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好评。

现在回想起来,这期间,就是充分利用了时间的管理法。分出轻重缓急,再分到人头,再区分高效率的时间是白天还是晚上,再把关定向,再集中群智,带出队伍。

这就是当年我发明的时间管理方法,再进一步说是计划管理,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让领导满意,让身边人满意,让自己满意的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组织协调非常重要,与领导和熟悉的朋友保持联络非常重要。我又坚持节假日或重要节日,对方有升职、到新的岗位等好消息时,都发微信或打电话及短信中的一种方式祝贺一下,以此密切关系,联络感情,推动工作,扩展视野。

这也是时间管理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联络沟通能力的有效办法。

时间都是管理出来的

而数十年前看到的一本书上记载的符合生理节律的生活模式值得借鉴:

  • 7:00—8:00 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 8:00—10:00 处理信件和电话,与同事沟通
  • 10:00—11:30 发挥创造力
  • 11:30—11:40 小憩
  • 11:40—13:00 处理较为复杂的事务
  • 13:00—14:00 午饭时间
  • 14:00—15:00 处理日常的例行公事
  • 15:00—17:00 一天中的第二个精力高峰期
  • 17:00—19:00 最佳运动时间
  • 19:00—23:00 休闲时间
  • 23:00—3:00 深层睡眠时间
  • 3:00—7:00 畅游梦乡

这就是生活和工作的高效时间管理,每一天的秩序都是清晰和明确的,这是常年累月坚持而养成的严格时间管理习惯!

而在大到社会,小到单位的大熔炉和大学校里,我们还要结合自身创造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办法。

因为,再统一,也会有自己支配和打乱秩序的时候。比如常年搞会议,经常搞学习,临时性工作等等,都会打乱正常的办公秩序,那就需要更为精细的时间管理。

时间问题,是个大问题,运用好了成就成功的人生,浪费了则荒废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样条件同时起步的同龄人,十年二十年后职务等级或者生活质量差异很大,有的人凭借个人的努力进步很快,有的人甘于平庸成绩平平,这不能不说前者是追着时间赛跑的人,后者是时间催着走的人。

这就是差异,这就是时间如何利用和管理的差异!

时间最公平!它见证历史,见证人生,见证世界,更见证你我!

时间都是管理出来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