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霸的金线

来源:二三娱乐

2012年,冯唐抛出“金线说”质疑韩寒,他认为一部小说质量的优劣是有一道金线的,金线之上才是佳作。文学有金线,学霸也有金线。

“学霸”,这个词如同“女神”一样已经泛滥成灾,几乎零门槛。你去上一天自习,就会有人说你是“学霸”;你偶尔拿个高分,也会有人喊你“学霸”;你去图书馆借几本书,还是会有人叫你“学霸”。学霸什么时候被拉下神坛,成了一句寒暄之语、恭维之词?

私底下,我常以学渣自居。当有一天我被人奉为“学霸”的时候,我羞愧难当,惊讶地问他何出此言。他很认真地说:大家都这样说啊,你学习很认真啊。我那时候大概太过吃惊,一时间难以消化,最终没有接话。自己压了压惊,也便波澜不惊的样子了。至此,我才知道“学霸”的门槛已经形同虚设了,或者大家都忽视了“学霸”的门槛。称呼一个人为“学霸”变得像随口便喊“帅哥”、“美女”一样自由而随意了。

不是所有被称呼过“帅哥”、“美女”的人就一定长得好看,真正的帅哥美女在我们心里是有评判标准的。哪怕标准不一,但也至少是五官端正、小脸俊俏的。否则就不会有知乎著名的看脸原则啦。同样的,被唤作“学霸”的人也该仔细审视自己。那么,问题来了,衡量学霸的金线是什么呢?

上周六,我观看了深圳卫视《极速前进》在迪拜的节目。有一个环节要求6组嘉宾分别划救生艇进入急流,在湍急的河水中跃向空中抓获红黄蓝三面小旗。前面几组都是凭借一次次跳跃去抓,但是在他们跃起的刹那,小旗都会被突然跃起带来的气流掀起,以至于他们用之前预估的高度总是差一点点,始终抓不到。他们一遍一遍尝试,总是失败告终。当钟汉良和妹妹Jackie开始“激流勇进”环节的时候,在第一轮的第一面旗抓取失败的时候,钟汉良便迅速做出判断:在我跳起来的瞬间,旗子也跟着翻上去了。立刻,他便调整战略:下次我还没到旗子下面就起跳,反正我够长。之后3次起跳全部得手,他们第一个完成了这个环节的任务,也因此获得了本赛段的第一名。

我认真地观察过身边的真学霸,也仔细打听过别人口中真正叹服的学霸的特征,我发现真正的学霸是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善于归纳总结,应变能力强,可以立即作出调整以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如果说普通人需要进行大量训练才能发现规律,那么学霸的优越之处就在于他们快!

这大概就是高中时候某个真学霸说的:我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没你们多,但是,我效率高。简单来说就是,我学1个小时抵得上你们学3个小时。

这不是狂妄,是事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