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简书”之旅

来源:二三娱乐

引:

自从开始跟着李克富老师进行“集中营”训练,便开始了我的“简书”之旅。

学着老师用“简书”,是一个新的尝试;更重要的,这是自己学习、练习写作的开始。

感谢老师今天的话题,让我也梳理一下这23天中,每天坚持自说自话(估计还算不上“涂鸦”)的历程和收获。

到昨天为止,22天的时间,原创加资料收集、整理,一共发布了22篇文章,合计28291字。

中间有一个周日没有发布文章,其他是每天至少1篇。

“写作”的想法,在我的脑子里酝酿已久。其实动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所谓“见贤思齐”,见到那么多牛人都在每天坚持写作,并且鼓励写作,我就琢磨这事儿一定有它特别的益处,我就想做。

或许要被笑话说没有自己的想法,随大流。其实,要我列举写作的好处,从我之前看过的文章中掏词,我能组合出一篇文章。但是,我认为,那些,都是别人的收获,不是我的。我只有真正去做过了,才知道“写作”这件事,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次一次体验到“体悟”、“感悟”和“听说”的差别,我越来越相信,自己做过的味道,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信息获得。我就是想去尝一把 。

从隐含的内在动机来说,有一点我很明确,我期待通过我现在做的这些事,包括学习心理学、英语、阅读、写作……慢慢整合出符合自己的“第二职业”。

很多事,脑子里想过了,查阅了大量资料,一直不付诸行动,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有人推一把。我开始行动,正是“引子”中的契机。大家常说“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现在我的感受是:你准备好了,等到机会出现,思想就会变成行动,这才是一切成为可能的开始。

至于结果,要看你自己在行动过程中是否坚持做、思考、确定并不断修正方向。

而真的要做到“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需要自己在上述基础上,花足够的功夫,经过一番针对性的精心打磨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或许,你已经盛开,也很精彩,但是既没有蝴蝶也没有机遇,这挺正常;但有一点的确定的:你不努力,不盛开,永远都不会等到蝴蝶!

坚持写了二十几天的时间,我觉得目前对我来说,每天写,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和给自己找一个方向。也就是,开始思考“外目的”——除了满足自己的自娱自乐,我还期待通过写作,达成什么?为此,我应该多吸取哪些素材、侧重练习哪些题材,对自己写的内容做哪些规划?应该关注哪些媒体?为了提高写作技能,又应该做哪些具体的事?……

也就是说,之前的写,是为了让自己养成习惯,接受并践行这件事,之后的写,就应该是为了有针对性的提高了。

至于“简书”中的投稿设置,确实也蛮有意思。自从有一天发现了这个功能,我就开始把自己每天写的内容投出去。想起来,就会去消息里查查“其他提醒”。对我来说,这个行为,一方面是一种试探,更多的是带有娱乐性质。我并未对自己写的内容有什么评价,一旦收到被加入某某专题的消息,我会很开心;而如果收到未被选中的提示,我也就是笑笑,因为我对这个行为没有期待啊!

老师说“投稿和退稿是一对相依而存的矛盾,没有对投稿成功的期待,便不会有接到退稿的失望。”我很认同。因为没期待,所以不会失望。或许,这恰恰的学习某种技能初期比较宝贵的心理状态。

所谓的“未被选中”,就不会成为挫折,自然对是否继续写作没有什么影响。我只是会带着我的“内目的”继续做我想做的事。但是我考虑过,如果有一天我要认真投稿,先要搞清楚专栏的要求,驴唇不对马嘴的文章自然没机会入选;也可以参照入选文章,看看栏目的主张和风格,再有针对性地谋篇布局。

 现在的我,还不能体会如果有一天,我精心打磨了一篇文章,却被各种退稿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在归因上,我是会考虑是我的写作技巧不行,没有琢磨读者心理,还是会认为现在自媒体太多,平台不匹配?等到那一天,我也要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分析这件事,看一下“人性”的一面。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