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人,在一个时间点倒着往回看的时候总会心生感慨,要是当初如何如何就好了,或者要是当初知道什么什么就好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初我为什么没买房呢?当初我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呢?当初为什么看上了ta呢?如此种种,难以穷尽
但是,大多数人也就到此为止了,想起来就心生感慨,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可是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次的选择就是绝好的时机进入,每次的红利都占尽。可是这是为什么呢?不排除有一些是全靠运气,可是运气也是需要能力才配得上的呀。
产生这个思考是今天看曹大大的一片文章《开启上帝视角,其实你也能》,这里面说的是在互联网创业领域里面,目前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走到了美国的前面
直到此刻,我才真的体会到15年前,海外资金冲进来席卷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视角和感受。也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这种视野格局的差距对决策的影响有多大。
本来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的思考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我又想起一个人 吴晓波。他曾经在从2000年前开始每年买一套房子,我记得他是这么说的,从1997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商品房的放松开始,我就知道以后的房子一定会越来越值钱,为什么呢?西方的许多国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这难道不是开了上帝的视角吗?之所以敢于从出手,就是因为我利用领域内的经验和知识看到了未来。然后返回来做决策,你就发现你不会纠结的,也不会犹豫的。
这就是视野和格局,职业选择也是基于你对自己的定位和对行业趋势的判断,然后反推自身现在需要做什么,你就不会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