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桃夭|曾经沧海难为水

来源:二三娱乐

“时过境迁”,这是我对这首诗最大的感慨。

诗中那灿烂而喜悦的心情,像烟花绽放般绚烂,但如今,提起“结婚”,越来越多的质疑、越来越多的难断。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当“爱情”与“婚姻”成为两个有关系却又分明的名词,是什么变质了吗?于我而言,是我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更高了,当爱情成为追求,那“婚姻”就成了坟墓。当出嫁不再是“归家”,当个人独立意识不断崛起,那这首诗中因“归属感”而演变的喜悦就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当“人丁兴旺”成为日益衰落的祝福词,当出生率年复一年的下降,这份原先是快乐的事情,如今在越来越多的适龄男女中成为了负担,高额的生活成本、昂贵的教育支出、未知的投资回报率,想要给的与能够给的不成正比,且越来越严肃的责任感,让我们这一代选择逃避,这份“逃避”产生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与压力,这份权重如何平衡,可能是当代人的一道人生课题吧。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因爱情、合适等各种原因,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成为一个桥梁,也连接了两个家庭,古时,不过是一个人“回到”她原本的归宿,但今天,一种“势均力敌”的形式,带来的是两个家庭的相知与磨合。在“社交恐惧”泛滥的今天,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爱情面前的人面桃花,像烟花般灿烂,但唯恐如烟花般短暂。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谁不愿热热闹闹,但沉甸甸的责任与害怕失望的心境却拖着人的步伐不敢前行。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随风摇摆的叶子啊,多像那深夜落寞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