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是被骂的。
中戏老师尹珊珊评论《战狼2》充满了B级片趣味,骂吴京心理变态,施虐狂。骂到微博热搜第一,吴京又被黑了一次,尹珊珊也确实“火”了一把。
黑战狼的视频里,尹珊珊老师大概说了以下几点。
1、《战狼2》不该有那么多的血腥镜头,反政府军毫无人性,见人就杀,没有价值观,毫无剧作价值。
叙利亚内战几千万难民,塔利班滥杀无辜,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战争面前没有任何人性。
2、没有考虑小朋友的感受,小学生正在放暑假,你这个电影他们看完以后心里有阴影,吓到了怎么办?
我个人建议把《战狼2》改成《熊出没之战狼》。尹老师评价《战狼2》的视频真不像一个电影学博士做出来的,视频不从电影剧情和拍摄手法剪辑评论,反而从一些和电影没关系的角度出发,为了凑够论据黑电影,连小学生观影会影响其幼小的心灵这样宏大的理由都扯上了。
3、死的人要死得有意义。
如果打仗了,别人要杀你。你说,你现在先给我一个杀我的理由。然后那个要杀你的人写了一篇8000字的论文甩到你脸上说,这就是杀你的理由。
4、说张翰演的角色是可有可无“战争贩子”。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可能尹老师对战争贩子的定义是:战争+战争中的商人=战争贩子。
5、情节混乱,拿着血清救人。
说到这的时候,感觉这个老师根本就没好好看电影,电影里注射的是陈博士研制的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新药,死马当活马医把吴京治好的。
视频最后,她完美地用了自己所谓的编剧手法,升华了主题,不攻击电影了,上升到对吴京人身攻击。
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部电影有争议很正常。
但是那种连电影都没仔细看过,分析的时候错误百出,说了5点基本都不在点上,拿着所谓的理论,又是抨击编剧,又是质疑40亿电影票房,又是骂导演心里变态的,喷的口气好像自己随便拍拍就能拿奥斯卡或者随便拍拍就是几十亿票房。
其实都是纸上谈兵,想蹭一波热度而已。
这样看来,尹珊珊这样所谓的“中戏电影博士”才是如今中国电影烂片云集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遇到过这种拿着理论,靠否定别人获得快感的人。
14年我读大一的时候,经常在一个我们学校的读书分享QQ群里聊天,群里很有秩序,大家群名片都是年级+专业+昵称,群里经常会讨论一些读书和时事热点的问题,当时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写文章才能有10w+。
刚开始我也只是电脑一旁看着,群里的几个传播学院又是分享传播模型,又是科普传播理论的挺有意思的。
后来也跟着他们一起聊天,后来他们发的越来越高深,越听越听不懂,我就@了我们学校一个负责官微的师哥,讲讲他的经验。
师哥说,不了吧,我也不是很懂。
后来师哥实在架不住我的请求,还是在群里说了。说之前还不忘补充一点,我说的都是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1、写热点,毕竟大家的关注有限。
2、内容,和读者有关,对读者有用
3…
官微的师哥还没发完第三点,就被群里的一个传播学院的打断,说他说的不对,接着就列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霍桑实验、基模理论、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来反驳官微师哥的错误……
他说的时候群里还有几个匿名的马甲跟着附和,他说的对,官微的那个师哥说的一点道理没有,认知太浅薄,不懂装懂,端着装x。
到了最后的时候甚至还阴阳怪气的说:“他一个学美术的艺术生能懂多少?你说的那些传播定律他肯定不知道,他们学艺术的高考又没考多少分,能上个大学就不容易了,他还能写出10w+?哈哈哈。”
当时我挺生气的,他们说的那些传播定律官微的师哥可能确实没听过,但是官微的师哥开始就说了,这是他的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甚至一句话都没反驳传播学的那几个学生,一开始就是以一种交流的姿态去沟通,没想到后来他们还匿名人身攻击,嘲笑他是艺术生,说艺术生没资格说话。
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翻到了官微师哥写过的三篇10w+截图发到群里,群里顿时就沉默了。
那次之后我也告诫自己,要敬畏“专业”。这里的专业不是在于理论的专业,而是有了实践和成绩的“专业”。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说回电影,一个电影好不好确实有很多评价标准,比如是否符合好莱坞模式,是否符合正反两派不同理念的冲突产生的悲剧,服装布景特效是否能很好的为电影服务,演员演技如何,电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否表现得很清楚…...这些都是一些杰出的电影工作者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标准,很复杂,很难一次性讲清。
但其实还有个更简单的标准就是:一个电影,你看的时候浑身起鸡皮疙瘩,看完以后能觉得意犹未尽,想二刷,想三刷,想看很多次,这就是好电影。
对了忘了说了,《战狼2》已经进了全球票房TOP100。
<多说两句>
今晚准备二刷战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