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诗句精选

来源:二三娱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是“小李杜”,是同个朝代不同时期的明星。

杜牧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爷爷杜佑是前朝宰相,国务院总理。是官二代,也是风流才子。二十三岁写《阿房宫赋》,二十六岁于千万人中进士及第。

杜牧这个人有很多亮点。

生在唐朝,他的画风却是魏晋名士,仿佛穿越而来。

官二代加书香门第的设定,让他与另一位怡红公子贾宝玉很像,心中天生有缠绵不尽之意,多情,“以诗为这个恍惚的时代续写梦境”。

如果把他比作歌手,那他的代表作实在太多,《清明》《秋夕》《江南春》《泊秦淮》《山行》《寄扬州韩绰判官》《过华清宫绝句》《赠别二首》《赤壁》《遣怀》《题乌江亭》《杜秋娘诗》。翻开各学阶中文教材,在有限的名额里他被偏心地供养。

杜牧像贾宝玉,多情。他的好些作品,都自带故事

当时有一名叫杜秋的舞姬,杜牧感伤其身世,作《杜秋娘诗》,此诗让杜牧声名大噪。

离开扬州时,与结识的歌妓分别,作有《赠别二首》。

在江西洪州,杜牧认识歌女张好好,几年后在洛阳重逢,张好好沦为“当垆”卖酒女,杜牧凄然感伤,写了一首长篇《张好好诗》,还成为后世称道书法作品。

还有个传说,杜牧在浙江湖州认识一民间女子,十几岁,杜牧说十年后来娶,等杜牧再次来到湖州做官时,姑娘已是两个孩子的妈,杜牧感叹其事,作诗《叹花》。传说不一定可靠,但诗是真有此诗。

《叹花》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人们喜欢杜牧诗里那份轻盈的风流,那是最杜牧的本色。最轻盈也最风流的作品永远是和扬州有关的,也确实只有扬州才最符合杜牧的气质。”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同样是月,扬州的月色偏偏冠绝千古,因为两联诗句,一个是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另一个就是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卷上珠帘”则看得见红袖美人。扬州路上又有多少珠帘?但“卷上珠帘总不如”,压低扬州所有人来突出一人。没有“你”字,没有“女”字,无“花”无“美”,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

《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有烛芯,所以说“蜡烛有心”,蜡烛也有泪,烛泪。

才子杜牧,也以咏史诗著称。

如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了这首代表作,后面的新人还如何翻唱翻写秦淮?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一扇晚唐的双面画屏,一半是春雨江南的今世,另一半是六朝金粉的前身。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其他作品: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杜牧还有个特点,喜欢以数字入诗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娉娉袅袅十三余,二十四桥明月夜,三十六宫秋夜深,南朝四百八十寺。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用杜牧这两句诗,送一代才子转身。


宝藏诗人杜牧的其他周边:

1.杜牧的律诗被评价为“拗峭”,在当时讲究格式队形的诗坛中,他是个刺头,他不按队形来,复古走中国风,律诗中带有古意。

2.《张好好诗》这首诗因书法飘逸,让杜牧加入了书法家俱乐部,被认为有“六朝人风韵”。现在《张好好诗》这幅真迹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有宋徽宗、乾隆等一堆大V名人的鉴定印章。

3.传奇人物杜秋娘生平:

杜秋娘15岁时,一曲《金缕衣》俘虏了某省委书记李锜,李锜收其为小妾。李锜起兵造反,兵败后杜秋娘被送入后宫为奴,继续当歌舞姬。杜秋娘再以这一曲《金缕衣》俘虏了唐宪宗,被封为秋妃,甚得宠信。后又为皇子李凑的保姆,李凑被废后,杜秋娘也被削籍为民,返回乡里。

4.《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没人知道这首诗是谁所作,但后世多归入杜秋娘的作品,也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5.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杜牧人称“杜紫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