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学校的班级群里炸了锅。
起因是孩子没完成课堂作业,老师在微信群里通知了家长。家长认为课堂作业应由老师监督完成,老师没有尽好职责,并且多次在群里点名,有损面子。
最后老师说让孩子家长来学校看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且来办公室谈谈孩子的问题。家长说那就校长办公室见吧!
关于事件本身谁对谁错,先不来讨论。我想说的是,老师只是一份职业,而父母却是终生要做的事业。如果您认同这一点,下边就好说了。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韩愈说的。该讲的知识讲了,该教的东西教了,该解答的困惑解答了。老师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再做,属于额外附加任务,在别的行业是要收费的。比如通知家长,老师收费了吗?
所谓父母,就是不断对着孩子的背影即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此情可想而知。
孩子对于老师,只是几十分之一,甚至是老师在漫长教学生涯中的几千分之一,但不管他是多少分之一,老师都想尽力让他更好,就算结果差强人意。而对于父母呢,就算他不是你的百分之百,总是百万之五十吧。轻重不用做分数对比,都能一目了然!
比了重量,再说这个事。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肯定都是要找原因的。老师肯定不会第一次就不依不饶,她们肯定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还没办法才通知家长的。
家长肯定也不是第一次就没耐心的,也是经过一番努力后未果,才失去信心,情绪有点儿激动的。
但不管怎样,在出现这种问题时,孩子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此时划分谁的责任,非要把孩子的问题像篮球一样,要来个三分精准投篮儿,合适吗?
孩子始终应是第一位的,始终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其余的事都先放放吧!
校长是学校的宏观管理者。过于细微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既然这个决定,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那么就让我们都先冷静下来,先想想如何解决孩子完不成作业的问题吧!
现在的孩子,天生比我们小时候更有灵性,完不成作业的孩子绝不是天资问题,只可能是习惯和态度问题。
话又说回来了,习惯和态度是老师能教出来的吗?答案众所周知。所以就养成习惯,培养端正的态度,咱们还是要来讨论一下。我仅谈一些个人不太成熟的看法,希望对咱们为人父母者,能有所帮助。
一,榜样的力量
树木你可以浇水施肥,加上阳光普照,不遇天灾,应该就没问题了。树人可绝没有这么简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缩影。为什么?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当然,我不是说孩子的问题是大人的问题,但咱们可以回想一下,看有没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榜样,只要想开始就永远都不晚。只要开始了,就永远别放弃。
二,理解
不管是老师与孩子,父母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理解是首要的。
孩子有个体差异,这再正常不过。孩子的问题,家长比老师更清楚,如果家长能就孩子的问题提前与老师沟通。家长心里有数,老师心里有数,受益的不止是老师和家长,更是咱自己的孩子呀!所以多观察,多了解,多分析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和老师进行切实高效的沟通。对孩子有益,也利于老师因材施教。
家长分析好问题后,趁星期天或假期里多做点儿专项练习,问题都是可以改善的。
三,态度
老师与孩子之间存在想让学与不想学的矛盾。家长与孩子也会多少有这些问题。如何引导孩子,大家可关注我的后续文章。
但老师和家长没矛盾,都是一心想让孩子学的更多,学的更好。所以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不应该是敌对,而是联手。
亲其师,而后信其道。让孩子喜欢老师,仰慕老师,是我们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想让孩子从老师那里榨取到更多的知识。让知识为我们孩子所用,让孩子更优秀。
所以时时刻刻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正面,向上,美好形象。是我们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涯中不能倦怠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如果以上几点您都做好了,再去引导,就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最后,送上一段龙应台的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把养孩子当作事业来做的父母们,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