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有记录家族生活的想法,却一直不知从何下手,今天二美推荐话题原生家庭对价值观的影响,我开始试着回忆……
姥姥姥爷都不算典型的农民,算不上地主也可称得上富农,我的父亲曾经是姥姥家的雇农,母亲排行老大,父亲母亲的婚姻就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因为父亲小时唇腭裂,俗称兔唇,或在少年时缝合,至今疤痕很明显,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母亲一开始是看不上父亲的。
我和弟出生后,因为母亲不足90斤,姥姥心疼母亲,我还没满月就把我抱走了,那个年代我姥姥已经生了7个孩子,我算的上第8个她老人家亲自抚养的孩子,她说我从小吃的小米粥喝的是小米糊,一直到5岁回家上学前都是白白胖胖的。
我记事起就常听姥姥说,每到夏天傍晚,父亲干了一天活,回到姥姥家先去蚊帐里逮蚊子,一双手拍的啪啪响,让左邻右舍们出来夸奖“你家女婿就是管”(管:地方方言,就是很好的意思),其实都是为了他的闺女。
尽管我从小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多,我一直感觉父母爱弟弟远远胜过我,直到最近这些年才有所体会,父亲从小就在我身边,并且一直关心爱护着我,他不仅给我我生命,还救了我多次。
姥姥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五个女儿只有我的父母、三姨姨夫是原配,其他三个女儿都再次组合了家庭。大舅娶过三个女人,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小舅从小被宠爱,不学无术,最终安稳的留在了农村。
我亲眼目睹了表弟表妹因为父母离异再婚,真实体验了远走他乡颠沛流离胆战心惊的生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