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来源:二三娱乐

篇1: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一、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顶点与内角平分线和对边交线间的距离)

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内部,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称为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中点间的距离)

三条中线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内部,是三角形的几何中心,称为中心)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的距离)

注意: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

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叫不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则叫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边叫底边,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底角,两腰的夹角叫项角。

按接边相等关系来分类: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不符合定理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

例如三条线段长分别为5,6,1人因为5+6<12,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由定理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可能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钝角。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按角分类: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1 >∠3;∠1=∠3+∠4;∠5>∠3+∠8;∠5=∠3+∠7+∠8;

∠2>∠8;∠2=∠7+∠8;∠4>∠9;∠4=∠9+∠10等等。

四、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SAS”

注意:一定要是两边夹角,而不能是边边角。

2、角边角公理:ASA 3、AAS 4、SSS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或HL

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

六、角的平分线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可以证明三角形内存在一个点,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交于一点)

七、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那这两个角所对的两条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动”)。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篇2: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总结

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注: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中相似比为1:1的特殊情况)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由此,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表示: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

判定公理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由3可推到

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角角角和SSA(特例:直角三角形为HL,属于SSA)边边角,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A是英文角的缩写(angle),S是英文边的缩写(side)。

H是英文斜边的缩写(Hypotenuse),L是英文直角边的缩写(leg)。

6.三条中线(或高、角分线)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性质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7、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8、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9、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

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推论

要验证全等三角形,不需验证所有边及所有角也对应地相同。以下判定,是由三个对应的部分组成,即全等三角形可透过以下定义来判定:

S.S.S. (Side-Side-Side)(边、边、边):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

S.A.S. (Side-Angle-Side)(边、角、边):各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的长度都对应地相等,且两条边夹着的角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

A.S.A. (Angle-Side-Angle)(角、边、角):各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两个角夹着的边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

A.A.S. (Angle-Angle-Side)(角、角、边):各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且没有被两个角夹着的边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

R.H.S. / H.L. (Right Angle-Hypotenuse-Side)(直角、斜边、边):各三角形的直角、斜边及另外一条边都对应地相等的话,该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

但并非运用任何三个相等的部分便能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以下的判定同样是运用两个三角形的三个相等的部分,但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

A.A.A. (Angle-Angle-Angle)(角、角、角):各三角形的任何三个角都对应地相等,但这并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但则可判定相似三角形。

A.S.S. (Angle-Side-Side)(角、边、边):各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都相等,且其余的两条边(没有夹着该角),但这并不能判定全等三角形,除非是直角三角形。但若是直角三角形的话,应以R.H.S.来判定。

运用

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SAS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相等的距离。以及相等的角,可以用于工业和军事。

5、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我们用这个原理来做脚手架及其他支撑物体。

篇3:初二上册三角形全等知识点总结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来源:学科网ZX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如果只看这些还是有些看不懂的话,数姐暑期推送的导学案送给你,可以详细看哈

暑期充电站 | 新初二中考热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暑期充电站 | 新初二,第五课: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4.角平分线:

1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来源:学科网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思路的形成.

3.关键:明确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思想,养成说理有据的意识.

全等三角形是初二数学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点,本文是全等三角形重点知识总结,建议大家收藏,平时要多注意记记公式~

篇4:全等三角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