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阿简普洱”关注我们哟~
简单。浅近。轻行。
—简做茶 俭品茶—
喝茶、闻香,有着一种让时间缓过的从容。
“一入普洱深似海”。我们在喝一款普洱茶的时候,常会用不同的词语去加以描述,有时候是专业的,有时候是民间性的经验性描述。
今天阿简给大家分享普洱茶的各类专业术语,建议收藏备用,作为普洱茶入门的辞典。
01
色
深:茶汤颜色深。
浅:茶汤色浅似水。
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明亮:茶汤清净透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
匀净: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紧实: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肥壮:芽叶肥嫩身骨重。
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开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鲜亮:鲜艳明亮。
暗杂: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焦斑: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02
香
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鲜叶因杀青、揉捻、干燥等制程产生香气,主要由游离型儿茶素所产生。口腔对于香气的感受,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都可能感受到,依产区与制程差异,会有不同香气与感应位置。尤以咽喉间之香气,且能有层次变化是为上品。然,普洱茶应避免上颚前端有高温烘干之甜香味,以及任何杂味。
药香:百年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香藏汤里,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03
味
浓厚: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浓醇: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醇厚: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青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涩而带有生青味。
熟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霸气:指的是它的茶气足,苦涩虽重但回甘和生津也快。
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得不安、烦躁等。
烟焦味:普洱茶产量异于一般茶品,一种茶品,动辄数千公斤,甚至数万公斤。在鲜叶杀青过程,无论温度是180℃左右或是210℃以上,因为滚筒杀青时,数量通常很大,较少整理杀青滚筒,所以很容易产生内附茶时焦炭现象。而在风筛分就时,这些茶叶焦炭的黑色颗粒多已掉落。有的国营厂时常会使用非当年度的茶菁,在经过储存搬运过程,这些颗粒也会减少,焦炭味也会降低。最后毛与成品干燥使用烘干,因为抖动与高温的影响,焦炭味与黑色颗粒就会消失殆尽。传统锅杀青,不清理大锅,也会有烟味出现,相对而言,烟焦味比烟熏味难以消失。烟熏味正常仓储大约只需五六年会慢慢消失,而烟焦味除非进入高温高湿仓储,不然干燥仓储二十年以上都难以消除。
04
意
茶性: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与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薄厚”“重淡”来表达。
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长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等。
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汤氳:氳yun意指“天地间和合而盈盛的气”。一般形容茶汤上所产生如薄雾般的气体为“汤氳”。茶汤内有一些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类胡萝卜素、以及一些挥发香香气成分,这为脂溶性物质为主,若茶汤上下温差大时,在汤面上就容易产生汤氳。汤氳的多寡与茶质有间接关联。但不见得完全正面相关。
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层,重重叠叠;次,先后顺序。层次分二类:一是口中的香气与甘韵的转变,香气如何从舌面、两颊,以及咽喉间的转换。二是:每一泡茶汤香气、口感的纵向转变。层次感通常容易出现在拼配茶与优质纯料茶菁。
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05
形
内飞: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
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支飞: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在3~5米以上。
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为1.5~3米。
半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与灌木型茶树之间。
撒面:简单讲就是为使茶饼、茶砖、沱等的卖相更漂亮而在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一般除了散茶,只要制成形的普洱茶多半都有撒面。如果内部是8级料,撒面是6级料,那这饼茶的平均料就是7级了。不过有撒面不代表就是不好!
山头:大家也一定有看到说这茶是班章的,或者易武的,或者景迈的等等,这些都是指茶叶原料的出产山头。
茶头:在渥堆的过程中,因为果胶含量比较多,所以凝在一起。不是茶头都好喝。茶头很耐泡,泡个30来泡没问题。一般来说茶头最好用煮的,可以把果胶慢慢的煮开来。
茶膏:最古老的制作方法就是一直熬煮茶叶,然后再加入特定的物质使茶凝固成膏状。饮用时从茶膏上刮下少许,然后用热水化开即可!以前是进贡给皇帝喝的。
一口料:是指茶饼的原料不分面、心、底料,里外一致。但要说明的是一口料不一定是纯料。
你喝普洱茶时都使用到哪些术语呢?欢迎跟阿简一起探讨。
1
END
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