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别走远了,一会儿要开车了……”,乘务的小姑娘招呼道。 其实我只是想出去拍一张照片而已,拍一张绿皮车的照片。
绿皮车.jpg
相比其他的火车,绿皮车承载了更多的记忆。从求学的开始到求学的结束,以绿皮车始,以绿皮车终。今天再次坐上了绿皮车难免就像大叔一样怀一下旧。
背起书包,踏上外出求学之路,第一次离家远行。光滑的票根、青涩的模样伴着破破的咣当咣当的绿皮车就这样开始了。而后就逐渐变成了握的皱巴巴的车票夹在破破的学生证之中。
在中国的所有的火车之中,绿皮车或许是最低等级的火车了吧。对比T、Z、K等火车,绿皮车就像他的那一串4位数字一样让感觉到旅途的漫长与行驶的缓慢。虽然现在四位数也多有K字加持,但抹不掉的是四位数不如三位数的高贵,就像看到T字头的车必须是两位一样。当然等到后来知道绿皮车只要选择得当并不慢的时候已经大学过半了。比如当年成都到上海的1394,它到徐州就比成都到青岛那车快出来n多。威海到汉口那车就比烟台到广州(武昌)快不少,而且实惠。
炎热的夏天,绿皮车的风扇吹的人心里暖洋洋的。某年的重庆40多度,重庆北➡️太原的车上,赤膊的乘客手持鸡腿,霸气侧漏。平顶山的煤屑伴着热风扑面而来,伴着汗水滑下面颊,粘在脖子上。一路下来,白色的衣服色彩斑澜。车站的站务好心的查看我的学生证,看我是否是去挖过煤,是否逃了票,就像列车上他们看小贩一样。当列车停靠在潍坊那种大站,一停半个点时候,心里种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潍坊的萝卜、砀山的梨、河南境内的鸡腿都是沿线的名声。朴实的娘娘用勺子敲打着餐车,吆喝着酸辣粉酸辣粉,伴着酸酸的味道路过。出口成章的售货员拎着一筐袜子,大讲益麻,科普从未出过远门的群众。铁路站台,那些朴实的大叔大娘们甩开膀子吆喝“开水泡面”或是“鲜开水”,看着哪个乘客是否有将脑袋伸出窗外。当然还有那些捉迷藏的当地人弄点当地小东西在车厢中卖一点就跑。同样还有的是三个人可以斗地主、五个人可以保皇、六个人可以勾击。
数年的学生时代伴随着绿皮车的咣当咣当已经远去,少小离家老大回。今天乘坐的绿皮车上竟然有了Wi-Fi,有了空调。
norfolk-souther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