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读书阶段更是如此,好在那时有个爱好,便是看小说。
看小说萌发阶段在初中,那时全班女生抢着轮看《狼的诱惑》、《对不起,我爱你》等一系列悲情和微小说。
高中时,大多同学都有手机,手机里保存最多是电子书,经常性半夜蒙在被子里偷偷地看,第二天早上眼睛通红。
回想过去,高三特意追过一部《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看得我当时热心沸腾。除却黑帮小说,还有一大波玄幻小说,比如辰东的《长生界》、《神墓》、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等等。
现在想想,大学除玩游戏,其余多半时间则是看小说。
可后来不知怎么了,看着看着就偏了,开始关注耽美,在网上各种搜索,如“耽美虐文合集、十大耽美小说必看”,毫不羞涩地说,目前的我,各种腐毒不侵。
我的小说历程大概是这样的,青春-言情-穿越-豪门-都市-仙侠-玄幻-古风-耽美-虐文,爱虐文胜过于爱自己。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要醒悟到时间会越来越快,及时醒悟,三四十岁时醒悟便来不及了;
再者,耐心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恐惧、茫然,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耐心地去做一件事情,不能很好地在这件事上投入时间,耐心地去专研。
我很赞同作者对于坚持的这一理解,我们在说坚持的时候,说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坚持的本身就不利于自己的做好的心态.
对于本书,莫过于“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思考”这样的金句了。
非常肯定自己是这类人之一,我常常以不喜欢、不愿意强迫自己为借口,不去思考,现在想想真是太愚蠢了。
大脑有自我保护意识,遗忘痛苦,我们经常说“事情过去了就好了”,就是大脑在遗忘痛苦。
当不能控制大脑时,及其需要耐心的一件事情就会被大脑阻碍,进行保护,借口随之而来。
下面一点一滴跟大家分享
01开启心智
心智,是指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
周末,制定计划,并告诫自己一定要完成,实际上一天的情况是这样的,玩手机、看电视剧、跟朋友聊天或者被各种信息骚扰,
哗啦啦,时间过去了,原定的计划一项都没能完成。这既是日常的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大脑太活跃了,大脑活跃本是好事,可太活跃就会出现上面的情况,注意力最容易接受它的指令,很多时候在自己都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它在不停地操控你的注意力,然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大脑左右。
02耐心和记忆力
记录何其重要,记笔记使得
1.使得自己保持参与感;
2.记录当时的灵感或者疑惑;
3.对于提问也非常有帮助。(第6节,有很详细的记录笔记方法)
小学至高中阶段,语文书上很多“背”字,那时的记忆力超强,特别是速记能力。
现在,我们说记忆力越来越不好,我浅薄的以为跟“用”有很大的关系,记忆力不好,得想办法,老人就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03效率低下
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
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每天乱忙,却看不到成效,还各种缺乏成就感,本身就属于一遇到问题就逃避型,工作效率很差,看似很努力,实则只是在做最简单的事情,而回避那些高难度的工作。
直接套用书中的一句话“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那些事太枯燥,确实提不起兴趣来……”这种借口太多太多。
04时间
书中说“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因为他的时间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每一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熬夜的危害人人应该自知;
不要放弃社交时间,特别是跟牛人接触,那会直接影响你的眼界和格局;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帮助别人,当然是运用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很早就有资源共享一词;
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在我还没有意识到时间真正的可贵之处时,我的时间不值钱,随时随地都在浪费,浪费在无聊的发呆、看偶像剧、无意义的社交等等。
05成功核心要素-耐心(原文抄录)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
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
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
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
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
成见与偏见,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代替思考;
最后当我们迷茫、痛苦、不知所措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多看书,从书中看她们是怎么走出痛苦的区域。
模仿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己所有的,进行创作,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和意识。
此书可以在微信读书APP上面下载看呢!
我觉得微信读书APP挺好用,你要不要也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