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高中生物每周心得体会

来源:二三娱乐

高中生物每周心得体会 篇1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从来不主动学习。对台上老师的讲解也都是一知半解的混着。但是,这次实验着实让我很费了思考,有深入的去了解个中原理,实验操作的机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帮助我纠正和熟练许多操作,同时让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迷糊与不负责任,也让我体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中,是如此快乐和满足,还得到了好多在课堂上永远无法获得的知识。下面,具体说说看我的不小的心得。

第一,混实验室久了,我有了可以"变出"任何大家想要的器皿的"功能",只要是实验室里有的且我们熟知的物品(老师打包装起来的不算),无论是药品试剂,还是不同规格的量筒试管,我都可以摸出来,省去了四处找老师寻求帮助的时间和气力。

第二,学会了配置许多的试剂,于是知道了不同的试剂配置需要注意的问题,巩固了某些药品相关的知识,并且在多次配置时,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试剂配方,是拿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一来,以后实验也不会因为试剂的问题而手忙脚乱。

第三,实验步骤需要仔细的斟酌其中的奥秘,每一步如此走,自然有前人的用意,毕竟这些实验都是过去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精华继承,理解了他们的意图和原由,做起实验来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也不易遗忘或出错。

第四,这件是我的心得,也不全是从此次实验中得来,且也不是只能运用于做实验中,这份心得是:在决定要做的事情后,考虑清楚行动时会需要用些什么,做些什么,将准备工作做好,为后续行动铺垫,按其规律列好清单,会使得实验或者任何别的事情做得更加顺利,有条理,排除做过多无用功的.可能性,提高了效率的同时还降低错误失误的出现概率,成功率也会增高。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里,从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里得到的一些心得。我希望在下个学期里,我能将自己从这里得到的心得,学习应用到其他的实验甚至是学习生活中去,扩充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厚自己的底蕴,加强自己的能力,不敢放言称自己要成为未来生物界中的一流人才,只能勉励自己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有用的人。

高中生物每周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在中学举行的初中探究实验教学研讨会,听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和一位教师的典型报告,收获很多,也有很多震动。

感受一,做教师就要勤于动脑,善于创新,只要愿意下功夫,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有不平凡的成功,能把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最好。耕耘就会有收获,付出就会有回报。党希修老师就给我作出了榜样,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他的论文成功之处就是在勇于创新实践并善于总结提升,把很多教材中看似无关的事情串并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分析研究,并大胆实践,从而获得突破。这也是教育赋予的使命,从平实、点滴做起吧。(笔稿范文网

感受二,一节成功的课,需要调动很多资源,授课教师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促进自己不断成长,自身素质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的态度,高度的重视,饱满的精神,然后是仔细的准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过度与衔接,练习题的选择,学生的活动,对教学的预设,解决的方法,应急的处理等等。尽管这样,却也常常会有不足和疏漏,这都没有关系,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想一件事只要去做了,去尝试了,就是最大的成功。然后能结合别人的指点和自己的反省,就会有更新的收获,磨练自己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一只脚迈步走上一个台阶,继续走,就会踏上更高的`台阶。这也是赋予教师的使命。努力的大胆的放心的去做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吧。

感受四,关爱心灵,关注生命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参看了中小的现场,觉得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做到了这点。廊壁上悬挂的学生作品,主办的板报,艺术课堂,都体现了教育的本真,就是让孩子在动手绘制、剪贴、描摹中体验、感受劳作付出之后成功的快乐。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更体现了教育、教师的人性美。觉得教育的责任更大了,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和成长。更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用平实的行动积极践行教育的使命。

感受五,一个教师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大环境,需要学校的支持,上级的领导。黄山中学的老师就是幸运的,他们的学校领导很支持很配合,上一级也是给予很好的指导和重视。因为他们都是有责任心的,关注教师就是关注学生,就是关注教育,就是履行教育赋予的使命。他们心存着,并践行着。

感受六,做教师就要像做一棵树,默默的吸纳,默默的付出,静默无声中履行自己的使命。树是有灵性的,面对一棵千年古树,我感觉自己生命的短暂,自己胸襟的窄小。应该像树一样,荣辱不惊,把根扎深,把叶舒展,积极努力向上。

高中生物每周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1月10日至11日,我有幸到xx城市第一中学观摩了xx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此次活动由xx省第一赛区共18位教师参赛,活动分两组同时进行,我有幸观摩了其中9节课,因为各位参赛教师精心挑选和准备,每一堂公开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整个教学观摩活动下来,我主要有以下体会和感悟:

一、观摩体会

1、重视课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诸如了解讲课学校的文化、学生的习惯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等,这明显体现在上课过程中师生互动上,使教师能够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2、博学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相当出彩。有人说生物学科是理科内容,只要老师能给学生讲解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就可以了,但是从这次活动中看某些博学的老师相当受学生的欢迎,并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也愿意积极配合老师。

3、优秀的导入新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秀的教师利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导入新课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的思路。

4、优秀的“导演”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高效生本课堂中提出,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教学中要充分表现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关键是看这个“导演”的作用,好的“导演”会使一堂课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在“导演”不断的指导中,“演员”才能不断的获取知识和理念。

6、优秀的教学设计必然包含课堂的探究活动。相同的课题,若设计理念、模型准备和实际操作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7、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体现。陈教授在中间点评环节中多次提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形成问题,三维目标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的给学生灌输思想和理念的一种体现。

8、课堂小结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小结是要将一节课的内容组成串的过程,或者是将整章、整册、整个学段知识组成串的过程,而不是几个简单的题目就可以结束的。

二、启发

1、一堂好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省优质课是一个地区经过多次遴选,讲课老师多次试讲和更正的过程,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的老师的辛苦与努力。从最基础的研究教材和大纲,到与其他老师的集体备课,再到多次试讲,伴随着太多的.修正和删减,大的方面要考虑到对课堂整体的把握,小的方面要考虑到例如时间运用、提问难度等细节的把握。这样看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认真对待备课和上课,那么我们每节课都会变成优质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促使老师有很大的发展。

2、教与学的关系。教有教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出色的完成让学生做“演员”的作用;这个“导演”要选择好的方法不仅面向全体学生,更要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这确实要求这个“导演”内功、外功都要出色才行;教师的教态和举止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发挥的很关键的一环。

3、关于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问题。关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导入新课时,激趣式提问,有助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新授过程中的提问,促使知识深化,运算简化,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紧凑的安排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注意力。

三、以后在教学中应当改进的地方

1、增进同学科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真正形成教学合力,不再各自为战。

2、认真备学生,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杜绝同层次班级一个教案的教学思路。

3、教学中需要教师能机智的面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效的增加师生之间合作。

4、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难度,有拓展但是不要无目的的随意拓展,从学生实际出发思考问题。

5、教学中引用多种能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上探究实验的趣味性等,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6、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下练习,教师必须及时给予督导和检查,定期的检测和问题抽查也是不可或缺的。

高中生物每周心得体会 篇4

分子生物实验,这是在以往的实验训练中没有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等,所涉及的通常只是某个数据的测定或某种物质的提取,实验持续的时间通常也就两三个小时;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每次会持续一天时间。不过最重要的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整体大实验的概念。

实验设计得与科研比较相似,毫不夸张的讲,每个实验都可以直接用于科研。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实验设计的概念,不是单纯的实验技术的堆砌,而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有机的将各种方法组合起来。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入科研工作所必须的素质。而且我感觉分子生物学实验是我们所做的实验中一门设计到比较"高深"知识或新问题的实验,能激发出我们对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践的兴趣。

通过这次实验的学习,亲身体会生物学研究的苦辣酸甜,得到正确实验结果时刻的畅快感,那是无法言明的。下面谈谈我的经验:

1、操作要求精确——严谨仔细是关键

分子实验所用的主要工具是移液枪,精度一般在微克级别有时甚至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试验时精力高度集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小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接下来的实验失败。而菌种转化接种操作更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无菌操作的要求,因此更需要耐心与集中。要做好实验,我的经验是,先熟悉仪器的操作规范,在能够熟练的操纵仪器后,实验就简单多了,快、准、稳是分子实验操作的成功三要素。还有防污染是关键!

2、仪器使用自动化——了解原理

实验室的电子仪器主要有PCR仪,离心机,荧光照相仪等。操作这些仪器的关键在于是否了解仪器按键设置及作用,说明书对仪器的使用有详细说明。而且这些电子仪器大多都是电脑编程的,具有自动化程序控制,因此在操作完成后,就不太需要操心了,但一些注意事项任然是需要留心的,否则也会有可能造成仪器损坏。

3、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做好防护

不可否认,分子实验是所有生物实验中危险程度最高的实验之一。主要原因是分子实验的试剂可以直接渗入皮肤并且嵌入细胞DNA链中造成DNA突变甚至是染色体畸变,因此在进行这些危险操作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带上防护手套,操作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工作。液氮的使用要做好防护,防冻伤。

老师把整个课程安排的十分合理,给我们许多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在遇到问题时,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和我们一起讨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们要求严格,待人和蔼可亲,实验要求严且对实验技术的知识的深刻掌握与理解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都很认真完成了每一次的实验,每个人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每一个小实验的成功,对于我们这些"初生之犊"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不过失误也是常有的,经历过失望、后悔、无奈,检讨分析,最后重新开始。一波三折的记忆清晰的印在脑海中,这种深深的挫折感,再试一次的勇气,我会一生记取的。

高中生物每周心得体会 篇5

探究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根底上,开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现就自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一、亲自动手,激发兴趣

比方“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不仅开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只是这个活动需要近一个星期的观察时间,在融洽整个活动中要安排时间就实验现象和结论让学生交流。一那么学生有成功感;二那么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标准探究性实验的根本程序

三、科学训练

开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真正要开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要有科学的训练。

1、是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如“解剖观察鸡翅”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由组织构成了器官,我们可以将鸡翅换为柑橘,价廉物美,效果一样。

2、是以试题的形成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训练,从理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围绕学生探究能力训练的试题不少,但还是选择与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探究试题效果更好,学生兴趣浓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物学知识、事实和材料为背景编制训练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