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的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帮派,每个帮派直接都要抢地盘,于是,又聪明的人就想到用一圈墙把自己的地盘围起来,于是便有了“城”。而帮派渐渐壮大后,帮众们生活条件变好了,需求也更加旺盛,但是每个人自己生产的物品有限啊,那怎么办?又有一群聪明的人,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把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进行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便有了“市”。中国的城市,就是这么来的。纵观西方城市发展史,城市来由大同小异。城能防守,保障安定,市能交换,提高生活品质,久而久之,具有这一些特质的地方,聚集了一大波居民,城市,就诞生了。
现代城市的构造,比起古时复杂许多,然而,城市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从各个方面来影响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因此,城市发展的路子走的好,走的对,极其重要。为了保障人民生活,有一小撮“聪明人”挺身而出,成立了一个叫做城市规划的学科,励志靠一己之力来引导城市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学习经济知识,学习地理知识,学习空间美学,学习政策管理,学习环境保护,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本人,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小硕,很荣幸加入了这一光荣队伍。然而,理想总会被现实抽的分崩离析,随着学习的深入,原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已经被大大弱化。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政府在城市发展中,才是起到一个“大脑”的左右,所以才出现了南京的X拆拆市长一流。此外,政府领导更替频率较快,一般城市规划的法定有效年限是20年,但是规划却会在这20年内修改好几轮,试想这样变来变去的规划,有多少实际实施意义,可能规划修编才批,第二轮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就开始了。
城市的发展不是一个学科就能承担起来的,需要跨学科,多交融,共同探讨决定的,也不是政府拍脑袋决定的事情。相信大家对自己生活的城市都有一种感情,本文的最后,也呼吁一下读者多多关注自身所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在当地政府信息网上找到规划内容,多提宝贵意见,共促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