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
我:“妈,我回来了,今年赚的钱全赔在股市里,现在一无所有了。”
“孩子,你并不是一无所有呀,最起码,你还有脸回来啊!爸妈都没脸见你。”
“怎么啦?”
“你爸买了泛亚,我买了e租宝!”
“爷爷和奶奶不知道吧?”
“你爷爷投了资金盘,你奶奶买了3M”。
这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反映了当前社会投资理财骗局泛滥的现状。
说来也巧,春节假期有投友在后台留言,担心父母财产会被骗子公司洗劫一空,自己有点不寒而栗。
经常会有朋友、投友,向小星倾诉他们的父母理财被骗,咨询小星如何劝说父母,其中有几个故事让小星印象深刻。
一、父母屡被各类金融骗局洗脑,儿女防不胜防
1、线下理财公司骗老人的套路
小星曾亲眼目睹上海许多耄耋老人,屡屡被线下各类打着“投资理财”名号的公司骗的血本无归,集体在投资的公司门店或办公楼维权。
理财公司的主要套路是大玩感情牌,组织老人旅游、体检、聚餐等,而理财人员更是一对一的对老人展开情感关怀。更有甚者,一些理财公司通过社区“意见领袖”对老人进行口碑营销。
理财公司略施小恩小惠,老人很容易就中招了,毕生积蓄十有八九会化为泡影。
2、劝说父亲,结果父亲要和女儿断绝关系
2016年有位小姑娘在微博上和小星交流,她的父亲在亲戚的推荐下购买了一家线下公司的理财产品。
恰好小星对这家公司有过研究,基本断定是一个庞氏骗局,暴雷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帮小姑娘分析实情后劝告:这笔钱赶快撤吧!
小姑娘了解后,回头开始劝父亲把钱赎回。
因为自视甚高,同时又是亲戚推荐,做父亲的死活不相信那个公司有问题。“你这黄毛丫头,别以为读几年书就可以指挥你老子了!”
小姑娘劝说的次数多了,父亲开始变得不耐烦,恶语相向,甚至要和小姑娘断绝父女关系!
小姑娘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从心灰意冷到绝望,甚至心态也产生了变化,怀疑是小星在黑那家平台,还在微博私信小星:“你是不是黑子?求求你不要再黑那家平台了!”
小星也很无奈,只好当做没看见。
后来没过多久,那个公司就暴雷了。小星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几天后小姑娘又主动回来找小星:现在该怎么办啊?
小星能怎么办?最佳的出逃机会已经错失。这时除了建议她报警,小星也别无他法。
二、为什么劝父母这么难?
1、父母对金融认知偏少,难以辨别金融骗局和投资风险。
很多父母因为地域、年龄、知识结构、工作等原因,对金融了解的并不多,更谈不上深入,又缺少获取金融知识的圈子、途径和渠道。
另一方面,在金融骗局充当帮凶的,常常是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父母身边信任的熟人。他们在当地,经常还有那么点德高望重。既有信任,又有面子,所以即便父母买了之后有顾虑,儿女劝服,也依然很难让父母真正有勇气去赎回。
2、父母与儿女之间有代际鸿沟,没有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情感,寻常人家的儿女和父母之间,常常存在深不见底的鸿沟。
很多儿女读大学、工作都不在父母身边,而父母对儿女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儿女读高中的阶段,认为儿女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说话办事都不够靠谱。
还有一些父母,哪怕儿女书读的再好,工作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看来儿女都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必须听他们的。对于父母的投资决定,儿女没有资格指指点点。
三、面对金融骗局,如何保护我们年迈的父母
说服父母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这些年,小星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故事,也渐渐总结出一点心得:
1、多给父母讲金融骗局的故事
说实在的,帮父母系统、科学地提高理财知识、意识,有点不现实,甚至可以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小星遇到的大把年轻人对于投资理财都一知半解,何况记忆都开始进入衰退期的中老年人。
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父母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财富增值,是防骗!而最好的防骗,就是让父母对金融骗局产生恐惧心理,让父母敬畏,害怕起来。
所以,具体对策就是,时不时给父母看金融骗局暴雷之后的惨案。过去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暴雷故事讲起来,钱宝、e租宝、泛亚的故事一个个来。
如果是现在发生的,第一时间转给父母看……
2、平时多关心自己的父母,增加信任和了解
无法说服父母的根源,还是儿女和父母之间的信任不够多、关系不够深。
对症下药,那么就跟父母来个“重新认识”。
跟父母的重新认识,首先是从关心父母开始。在关心父母的同时,慢慢让父母了解儿女的认知、能力,改变父母对儿女还是小屁孩的“固有认知”,建立更高层次的信任。
如果信任够了,后面可以进一步替父母理财,做资产配置。
小星知道这个很难,只是,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啊!不希望我们的父母被坏人坑啊!
爱,从来又没那么难!
此文章为智多星理财师原创,特此声明!
文/智小星( 微信公众号 zdxlcs ), 与小星一起体验钱生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