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两次阅读《一九八四》

来源:二三娱乐

    前几天,粗浅地阅读了前几章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是我第二次较为正式地翻开这本“反乌托邦”的鸿篇巨著。说实话这两次的阅读经历,多少带有一些夸示性的成分。文学之于我等俗辈而言,往往不过是挂于嘴边的炫耀资本。当然,我也很想知道这本书是为何被多数人称为“颠覆三观”之作。

    第一次阅读几乎完全碰壁,看了几页便束之高阁,到第二次阅读前对这本书的印象也只剩下了“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三句话我反复咀嚼,仍无法理解深意,只觉得每个短句都太过矛盾。因为矛盾,所以记得;因为矛盾,所以深刻。

    刺激我第二次阅读体验的,是我的舍友。芳说“这本书太好看了,这是我第二次看,两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而且阅读速度也在不断提升。”的确,她连站着等同学的时候,也要翻几页才觉得过瘾。另一个舍友琳受芳的影响颇大,芳可谓她的阅读导师。琳每每阅读到惊险处,常能听到她的惊呼,旁人仿佛也被她带入到阅读世界中去。而她就是被颠覆三观的典型案例之一。

    暑假回到家,阅读完几本浅显易懂的书后,我决定再次挑战这本“天书”。心里暗想,“琳能读的书,我也能读。”翻看前几页,确实艰深晦涩,进不去作者的世界,但是阅读哪有不是一个相互摩擦,慢慢契合的过程。当我阅读到思想警察控制思想,并随意篡改和消灭历史——所有档案记录着同样的说法——那么谎言就进入历史并成为事实。读时背后一凉,我在书上写下“当一件事存在过却只有你自己选择确信,而他人,党,甚至‘历史’矢口否认,你一定会极度无力,无力反驳,无力使他人信服。”到这里我渐渐明白琳惊呼的原因。老大哥的预言永远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只需要将他讲话中与事实相背的部分重写就可以了,没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因为党控制了党员的思想,因为党员无知就是党的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