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为什么「移动优先」总容易被误解? | 荐文 2017 #6

来源:二三娱乐

1

「移动优先」,并不是当下多屏无缝体验的最佳解决方案,而是在预算和时间限制下的一种折中设计思路。阅读这篇深度文章,了解为什么我们容易曲解了「移动优先」这个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移动优先」进行设计。深度好文,不容错过。

2

做好产品,解决用户痛点,给用户带来价值,是我们一直所深信和倡导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做好了产品却始终没有多少用户?很残酷的事实是,因为在排行榜前 100 名都是大公司的产品。仅仅因为是大公司的产品?不是,逻辑反了。因为这些产品本身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关联度更大,或者说,它们更能解决人们的刚需,所以才让它们成就了公司成为大公司。对于一家(小)公司而言,是否一定要以 App 的形式来提供服务?未必,就像刚才说的,你挤不进去前 100 名,你的 App 就容易被遗忘在用户手机里的某个文件夹中。怎么办?阅读这篇文章吧,看看作者是如何从 App 坟墓中重生的。

3

从写字、印刷、广播、电报、电话、电视,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类交流的方式一直在进化,明显的成果之一就是使用微信这样的 IM 工具,而且还在不断进化。那么,思考几个有趣的问题:IM 类工具有哪些天然的优势?未来进化方向是什么?语音吗?我们现在面对的挑战和机遇,究竟是移动还是多屏?阅读这篇深度好文吧,同时也推荐你看看电影《她》,一窥未来人工智能下的交流常态。

4

导航设计是信息架构的一部分,在设计中应该注意:① 保持简洁,按照用户的心智模型来进行分类;② 沿用常见的设计模式(比如抽屉式),让用户更易上手;③ 具备可拓展性,也就是说,当下的导航应该能够应对新的需求变化(比如在桌面端和手机端是否能通用);④ 让用户知道自己处于产品中的什么位置;⑤ 在不同页面之间,导航应该清晰可见(尤其注意颜色对比)。还有什么?阅读这篇由 Adobe 团队出品的导航设计最佳实践吧。

5

Side Project 是程序员/设计师或一个公司的业余/非主营项目,多为兴趣使然,或公司战略目的驱动。关于它的魅力,已经有许多老掉牙的故事在说了,比如 Gmail 的诞生。那么,于个人而言,SP 的价值何在?在做 SP 的时候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另外,对于公司而言,SP 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大公司经常举办内部产品/编程马拉松?阅读这篇文章吧,看看设计大神 Tobias van Schneider (昨天也提到他了)对于 SP 的精辟理解。

6

如果你的产品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你的竞争对手却可以,你会建议用户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吗? 按照常理,怎能把到嘴的鸭子拱手让给对手呢? 然而 Mailchimp 就这样干。因为,这也贯彻了「给用户带来价值」的原则,不是吗?

7

设计师如何与程序员沟通项目?实用技巧:① 确保流程妥当、全面,不要被问到:「点了这个之后会怎样?」却咋舌了;② 适当解释为什么要使用 XX 颜色和 XX 交互,是的,程序员也需要理解你的动机;③ 提供设计规范或指南。

Top